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77068
孕期抑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彭敏 陈燕桢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3.1 孕期抑郁症的发生率 Kitamura等[3]报道孕期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6.5%。国内研究资料显示妊娠期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2.4%[4]。在孕期的不同阶段其发生率分别为7.4%,12.8%,12%[56]。本次研究调查孕妇抑郁症筛查的阳性率为19.9%,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与国外报道结论相符。虽然SDS量表公为筛查工具,不能完全代表孕期抑郁症的发病率,但本文结果显示的19.9%的筛查阳性率仍能说明孕期妇女可能更易患抑郁症。因此,孕妇的精神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2 孕期抑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了孕期抑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SDS筛查阳性的孕妇更容易患上产后抑郁症。妊娠期机体发生生理、病理和自身社会角色的巨大变化,对产妇造成的压力导致情绪紊乱,是孕期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心理变化在临产前最明显并持续至产褥期,若孕妇在这一特定的时期不能作出适应性的调整,则可能导致的后抑郁症。同时分娩本身也能对产妇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使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大大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孕期抑郁症的孕妇,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3.3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 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国外报道为3.5%~33%。本研究显示年龄、孕次、既往异常孕产史、多次妊娠是产后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高龄产妇(年龄≥35岁)由于机体条件差、妊娠并发症多,产后抑郁发生率偏高。低龄产妇(≤22岁),对分娩知识了解较少,心理稳定性差,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情绪波动,因此临床上应开展对低龄及高龄孕妇的心理咨询。多次妊娠及既往有异常孕产史(流产、引产、胎儿畸形、早产)是产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流产特别是人工流产术易损伤子宫内膜和肌层,导致产后出血率增加[7];有流产、早产史的孕妇对分娩有一定的心理恐惧,担心分娩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畸形儿分娩史者担心胎儿再次畸形的发生;分娩前后的心理状态也影响产后抑郁的发生。黄丽等[8]的多元分析结果显示,产前焦虑在产后抑郁的发生中作用最大。认为这是由于焦虑、抑郁状态下孕妇对分娩伴随的压力不能很好应对,使孕妇产生无能、无助、无望等不良情绪,进而加重原有的症状。国外研究还表明,孕妇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地位、孕期负性生活事件(日常口角)等均与产后抑郁有关[9]。

    3.4 孕期抑郁症的干预及治疗 目前,孕期抑郁症的干预及治疗仍是一大难题。临床医生必须考虑到各种方法的收益和风险,也就是要权衡治疗与不治疗。然而,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的抗抑郁症的药物在孕期使用可造成包括早产、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神经及心脏发育畸形以及新生儿抑郁药物戒断症状等危害[10]。另外,如果妊娠前有抑郁症,停药会出现症状复发、加重自杀倾向等危害。所以,对于孕期抑郁症轻度病例,可采用精神心理疗法,即请心理科医生进行心理疏导。而对孕期抑郁症重度病例,则首先考虑转入精神心理科接受治疗。另外,应对育龄期抑郁症妇女宣教孕期抑郁症及孕期使用抗抑郁药物的危害,重度抑郁症妇女可自行选择是否接受避孕。

    因此,在今后的产前及产后保健工作中,密切地关注孕产妇的心理及情绪变化,及时引导。应重视对孕妇及其家属的心理卫生知识宣教,做好孕期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工作,以提高孕妇的身心健康水平[11,12]。

    参 考 文 献

    [1] Laura J,Miller MD. Postpartum depression. JAMA,2002,2878:762765.

    [2] Nesport DJ,Hostettera A, Aronld A, et al.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minimizing infant exposures. Clin Psychiatry,2002,63:3144.

    [3] Kitamura T, Shima S, Sugawara M, et al. Psycholoical and social correlates ofthe onset of affective disorders among pregnant women. Psychol Med,1993,233:967975.

    [4] 安蔚,王凤莲,刘敏,等.孕产妇情绪与防御应付方式及神经递质的关系.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8):692694.

    [5] Lee AM, Lam SK, Chong CS, et al. Preevalence,course,and risk factors for antena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bstet Gynecol,2007,110(5):11021112.

    [6] Bennett HA, Einarson S, Taddio A, et al. Prevalence of depreaaion during pregnancy: systematic remiew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9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