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18期
编号:1268806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8期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3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病原因、窒息程度、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早期干预的效果。结果治愈28例,好转3例,转院1例。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原因是第二产程迟滞、妊娠高血压、脐绕颈、胎膜早破等,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早期神经保护干预,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干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缺氧、脑血流减少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也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进行积极有效的复苏和神经保护治疗,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本文对32例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胎龄小于37周4例,37~42周25例,大于42周3例。入院日龄小于24 h 22例,24~48 h 10例。出生一分钟Apgar评分0~3分8例,4~7分24例。根据200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指定的HIE诊断标准[1]轻度12例,中度17例,重度3例。生产方式:自然分娩19例,剖腹产13例。
, 百拇医药
    12发病原因第二产程迟滞8例,母亲妊娠高血压5例,脐绕颈4例,胎膜早破3例,母亲糖尿病2例,胎盘早剥2例,先心病2例,胎粪吸入2例。

    13临床表现入院时皮肤青紫19例,苍白7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表现为过度兴奋11例,嗜睡18例,昏迷3例。肌张力增加9例,降低13例。拥抱反射活跃11例,减弱6例,消失5例。惊厥17例。中枢性呼吸衰竭2例。前囟饱满,张力增加8例。全部患儿均查脑CT,根据脑水肿、低密度分布范围分为:轻度脑损伤16例,中度脑损伤12例,重度脑损伤4例。合并蛛网膜下脑出血6例,脑实质出血3例,硬膜下出血1例。

    14治疗方法基本目的是保持良好的通气和全身良好的血液灌注,使血PaO2、PaCO2、pH、血糖及电解质在正常范围,同时保护神经细胞,加快其功能恢复,避免后遗症的发生。①吸氧,采用面罩或头罩吸氧,入院前3 d,每天1次血气分析,使PaO2在798 kPa (60 mm Hg)以上,PaCO2低于6 kPa(45 mm Hg),pH在735~745。②纠正低血糖,用5%葡萄糖静点,每天测血糖1次,使其维持在4~55 mmol/L。③在良好的通气基础上,血pH<73,HCO3<18 mmol/L时可给予14%碳酸氢钠纠正。④用多巴胺以8~15 μg/(kg?min)泵入,纠正低血压,改善微循环。⑤控制惊厥,苯巴比妥10 mg/(Kg/次),在5 min内静脉注射。若惊厥不止,15 min后再重复一次,惊厥控制后以5 mg/(Kg/d),每日1次注射。若反复惊厥,加用地西泮03 mg/(Kg/次),5~8 min内静脉注射,可以和苯巴比妥交替使用。⑥用20%甘露醇05 g/(Kg?次)静注,每天3~6次,根据病情用3~5 d。⑦有中枢性呼吸衰竭者用纳络酮01 mg/(Kg?次)静注,每天可用2~3次,呼吸稳定后02 mg/(Kg?d)滴入,连用7 d。无呼衰,有嗜睡表现者,将纳络酮02 mg/(Kg/d)静滴5 d。⑧早期干预治疗,在生后48 h内即开始进行。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轻度HIE 1个疗程,中度HIE 2个疗程,重度HIE 3个疗程。神经节苷脂每天20 mg静滴1次,用10 d,休息20 d,轻度1个疗程,中度3个疗程,重度4~6个疗程。⑨病情稳定后对患儿进行视、听、触觉、四肢活动等训练,促进感知,视听、记忆、运动等功能发育。
, 百拇医药
    2结果

    轻度HIE 12例全部治愈,中度HIE治愈16例,好转1例,重度HIE好转2例,转院1例,跟踪随访6个月,28例智能运动发育正常,有3例智能及运动发育迟缓,1例出现癫痫。

    3讨论

    围生期窒息造成胎儿或新生儿脑缺氧缺血,导致脑组织水肿、出血、神经细胞调亡坏死。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有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产科史。有严重的窘迫表现,或分娩过程中有明显窒息史,出生时有明显的窒息表现,Apgar评分<7分,出生3 d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脑CT检查对诊断HIE有重要价值,能明确、直观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依据。采取早期综合治疗措施,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并与营养脑细胞、血管活性药物配合使用,再加上高压氧和康复治疗,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由于脑缺氧缺血,使脑组织葡萄糖氧化障碍,脑细胞能量供应急剧减少,脑细胞钠钾泵、钙泵功能障碍,使Na+、水、Ca2+大量内流,再者缺氧导致氧自由基和兴奋性氨基酸的产生,均使脑细胞水肿,最终导致脑细胞凋亡、坏死。高压氧治疗[2,3]可提高氧分压,改善全身供氧,增加脑细胞氧含量,使脑细胞能量供应改善,挽救濒死的缺氧细胞,减轻脑水肿。高压氧还能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加快损伤脑细胞的恢复。纳络酮[4,5]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可使中枢性呼吸衰竭得到改善,减轻脑干症状,还能增加心搏出量,改善微循环,降低氧自由基的损害,保护神经细胞的正常结构。神经节苷脂能促进神经细胞分化、神经突生长和突触形成,使受损细胞的功能恢复,对中枢和周围神经均有保护作用[6]。缺氧时外源性神经节苷脂进入中枢神经,嵌入神经细胞膜,保护其完整性,以防止神经细胞凋亡。总之,做好围生期保健,提高复苏技术,早期干预综合治疗,可得到满意效果。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 中华儿科杂志, 2005, 43(8): 584.

    [2]李婧, 战晓凤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干预治疗的进展.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 16(7): 127.

    [3]韩康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42例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26): 13.

    [4]杨维秀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61例临床分析. 药物与临床, 2011, 18(21): 73.

    [5]元聪敏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20例疗效观察. 中国煤炭工业杂志, 2012, 15(7): 1605.

    [6]张云会, 刘群才 神经节苷脂钠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作用. 实用医药杂志, 2011, 28(4): 324., 百拇医药
------
    刘秀英 李少伟 河南省长葛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3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病原因、窒息程度、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早期干预的效果。结果治愈28例,好转3例,转院1例。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原因是第二产程迟滞、妊娠高血压、脐绕颈、胎膜早破等,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早期神经保护干预,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关键词】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早期干预

    【分类号】R722.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缺氧、脑血流减少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也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进行积极有效的复苏和神经保护治疗,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本文对32例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进(刘秀英 李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