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505177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过程风险控制的 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5日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过程风险控制的临床疗效观察,全返式维A酸,砷剂,小剂量细胞毒药物,血制品
第1页

    参见附件。

    张军 李东书 曹德文 辽源市中心医院血液科;

    【摘要】目的探讨全返式维A酸(ATRA)、三氧化二砷(ATO)联合小剂量细胞毒药物(常规剂量的1/4~1/5)在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te promyelocytic lekemia,APL)诱导缓解过程风险控制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22例APL患者(低、中危险组)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12例,对APL应用常规剂量ATRA、ATO联合小剂量细胞毒药物(常规剂量的1/4~1/5)。对照组患者10例,ATRA、ATO同治疗组,联合常规剂量细胞毒药物(按照2011版APL治疗指南)。结果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9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无脏器出血,感染发生率(4/12)33%,对照组患者脏器出血(3/10)30%。感染率(10/10)100%,其中肺炎发生率(2/10)20%,高白细胞发生率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2,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节约血液制品,血小板输注量减少81.6%,红细胞输注量减少50%,血浆输注量减少79.1%。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4,P0.05)。结论小剂量细胞毒药物在APL诱导缓解中能有效的降低临床风险、节约血液制品输注。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全返式维A酸 砷剂 小剂量细胞毒药物 风险控制 血制品

    【分类号】R733.7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占急性髓系白血病5%~8%,以往治疗死亡率高,大部分死于出血、感染。自从全返式维A酸、砷剂问世以来,开辟了急性白血病新的治疗理念,改变了以往的治疗模式,预后转好。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有待解决。例如诱导缓解过程严重出血、感染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5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