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32期
编号:12635145
探讨心源性猝死的临床治疗及发病机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2期
     【摘要】 目的 主要是通过对心源性猝死的原因进行分析, 研究其发病原因及探讨治疗方案。方法 对68例患者的个人资料、临床发病情况及其治疗方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心肺复苏之后死亡49例, 有效14例, 成功5例, 在心脏复苏有效的14例, 其中6例在心跳恢复之后3 d之内死亡, 复苏成功的5例直接转入病房接受治疗。结论 心源性猝死要以预防为主, 防治相结合为原则, 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发病机制

    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 h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1]。近年来, 我国随着心血管病发生率的增高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现对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68例患者的个人资料、临床发病情况及其治疗方案进行总结和分析, 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68例患者的个人资料、临床发病情况及其治疗方案进行总结和分析 ......
------
    卢颖 孙磊 一汽总医院;吉林大学第四医院老年病科;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心内科;

    【摘要】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心源性猝死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其发病原因及探讨治疗方案。方法对68例患者的个人资料、临床发病情况及其治疗方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心肺复苏之后死亡49例,有效14例,成功5例,在心脏复苏有效的14例,其中6例在心跳恢复之后3 d之内死亡,复苏成功的5例直接转入病房接受治疗。结论心源性猝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为原则,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 发病机制

    【分类号】R541.78

    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 h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1]。近年来,我国随着心血管病发生率的增高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现对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68例患者的个人资料、临床发病情况及其治疗方案进行总结和分析,具体情况报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