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590045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22期
     【摘要】 目的 探究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观察, 分为40岁以下组(60例)和40岁以上组(60例)进行疗效总结和分析。按照发病初期、发病中期、发病后期、后遗症期等各期特点, 采取不同手法的针刺治疗, 同时以中药牵正散为基本方加减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40岁以下组, 总有效率98.3%(59例), 无效1例;40岁以上组, 总有效率91.7%(55例), 无效5例;最少治疗7次, 最多治疗30次;40岁以下组治疗效果与40岁以上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患者中以一侧面瘫居多, 双侧少;治疗越早, 效果越好;一般病程超过1年者疗效不理想;鼓励患者加强面部活动和被动运动, 实施心理疏导, 有利于促进面瘫的康复。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刺;中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2.12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 中医称其为“口眼斜”或“口僻”或“僻”, 俗称面瘫, 目前病因尚未明确。临床表现发病急, 患侧眼睑不能正常闭合, 患侧口角向健侧歪斜, 或蹙眉困难、或口角流水、或鼓腮漏气, 仔细观察可发现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现将本科2009年4月至今120例面瘫患者治疗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40岁以下(含40岁)患者60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