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589920
中西医结合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2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采取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方法 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5例。对照组采取单一西药治疗, 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分析研究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疼痛, 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中西医结合诊治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2.141

    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大部分是因为长期姿势不合理造成的, 时间长就会使软组织受损, 引发腰肌劳损等慢性腰部疼痛, 还会引发各种并发症, 腰腿痛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对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带来非常大的不良影响[1]。如今, 对于这种疾病的临床疗法有很多种, 并存在一定的争议。作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5例。观察组男41例, 女24例。年龄19~81岁, 平均年龄(43.2±12.8)岁。病程3~14 d, 平均病程(3.7±4.2)d;对照组男40例, 女25例。年龄21~76岁, 平均年龄(41.6±9.7)岁。病程7~12 d, 平均病程(3.4±3.1)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和西药相关临床诊断标准:①突发性腰部疼痛伴有下肢疼痛(发射性), 活动受到限制, 大便以及咳嗽的时候疼痛加剧。②临床检查发现有相对应的棘突和脊旁压迫性疼痛, 患病一侧直腿抬高试验在30~60°以下, 增强试验阳性, 患病一侧肢体出现肌肉力量、反射以及感染异常。③MRI或者腰椎CT结果显示相对应的腰椎间盘突出。④排除结核肿瘤等相关诱因导致的腰腿疼痛[2]。

    1.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单一西医治疗, 方法:①首选采取硬膜外腔注入药物治疗, 选取突出上一个腰椎间隙, 采取12~16号硬膜外穿刺针, 在临床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药物:康宁克通(Bristol Myers Squibb Srl, 国药准字H20080261), 20~40 mg/次。2%利多卡因(济南永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37023396)5~8 ml, 维生素B12 500 μg, 生理盐水稀释到20~25 ml, 一次注射时间10~15 min, 1次/周, 使用≤3次;②口服药物:采取普威(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19980044)100~200 mg, 2次/d, 共口服3~5 d。维生素B1片10~20 mg, 3次/d, 共服用1~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治疗, 采用口服筋骨痛消丸(河南省洛正制药厂, 国药准字Z10970117)6 g, 2次/d。另外, 采用口服复方夏天无片(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0003105), 3~4片/次, 2次/d, 共连续服用4周[3]。

    1. 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现代疼痛学》当中的腰腿痛诊断标准[4], 治愈:疼痛完全消失;显效:疼痛减轻明显, 休息时没有疼痛, 活动时稍微出现疼痛;有效:疼痛有一定程度的减轻, 治疗效果有明显缓解;无效:腰腿疼痛没有任何缓解。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 在临床中经常根据详细询问病史、发病诱因, 明确症状和体征, 同时联合腰椎X线平片, 有特殊情况的采取腰椎CT或MRI进行检查, 临床诊断并不困难。可是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既往病史、疾病诱因、体征及典型症状相结合, 给予全面分析, 不可单一靠临床症状或者体征就进行判断, 特别在体检的时候要进行详细检查, 尤其是要重点强调腰部触碰诊断, 例如, 腰部肌肉紧张程度有无增高, 腰椎棘突是否出现偏歪, 棘突间隙宽窄有无不同, 棘上韧带是否有撕裂感觉、腰椎旁边压迫性疼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 出现以上体征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相对比较高;②腰椎X线片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其临床操作简便、费用低廉, 并且能够排除其他因素导致的腰腿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部和下肢疼痛, 进而造成活动受到限制, 病情严重时患者要采取绝对卧床休息, 不可随意翻身, 其发病机制通常是因为腰椎间变性, 纤维环破裂后髓核释放出蛋白及糖蛋白, 进而对神经根带来非常明显的刺激及局部神经根压迫和摩擦造成的。所以, 在临床治疗中主要是将非特异性炎症马上消除, 将压迫彻底解除, 只有这样才可以治愈这种疾病。本文作者采取硬膜外腔注射药物, 其中康宁克通可对腰椎间盘破裂口及神经根出现的炎性反应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利多卡因能对神经根进行麻醉, 取得显著的止痛效果, 使肌肉痉挛得以解除, 使患者不良情绪明显改善。维生素B1能够对植物神经进行有效修复。普威、复方夏天无片及筋骨痛消丸能起到明显的消炎作用, 因此,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比单一用西医治疗的效果更佳。这伍德军等[5]相关报道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中西医诊治, 可以使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红, 靖慧军.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1, 22(2):42-44.

    [2]张立生.现代疼痛学.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42.

    [3]贾东向, 程振伦, 胡延娜.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278例.河南中医, 2011, 31(11):59.

    [4]张建宏, 范建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 25(9):574.

    [5]伍德军, 刘英华.中西医结合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体会.河南中医, 2011, 31(6):33.

    [收稿日期:2015-01-15] (路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