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36期
编号:12717143
膜性肾病并发血栓的危险因素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6期
     【摘要】 目的 观察经肾活检诊断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89例经肾活检诊断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 其中并发血栓25例为血栓组, 另64例未并发患者作为非血栓组。采用64排螺旋CT和血管超声观察VTE的发生率。结果 25例患者出现静脉血栓, 与非血栓组相比, 血栓组24 h尿蛋白定量、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均高于非血栓组(P<0.05), 但低蛋白血症、血小板计数低于非血栓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D二聚体、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血浆白蛋白是特发膜性肾病患者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MN患者其VTE的发生率为28.1%, 血浆白蛋白、D二聚体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膜性肾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

    VTE是膜性肾病常见并发症之一, 其中以肾静脉血栓最常见, 而肺动脉血栓往往导致严重并发症, 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治疗费用, 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炎症、长期卧床、手术创伤等是VTE传统的危险因素。目前, 膜性肾病并发VTE的原因尚未明确, 其危险因素是否与既往VTE传统危险因素一致或存在膜性肾病自身特定的危险因素尚未明确。LP-PLA2是新型评估血管内皮的特异性炎症因子, 其受其他风险因素影响较少;VTE的发生与内皮炎症密不可分。为此, 本文对89例IMN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和血管超声技术观察VTE的发生率, 并对VTE组和非VTE组进行比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