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2期
编号:12733194
MR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运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期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核磁共振(MR)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 按照脑血管疾病类别不同分为脑梗死组(37例)、短暂性脑缺血组(30例)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组(13例)。均对其进行常规序列平扫、磁共振脑血管成像技术(MRA)等一系列的检查, 观察患者的检查结果, 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法(DSA)检测结果为依据, 计算其检测阳性率。结果 经MRA检查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5.1%、81.7%和69.2%;经DSA检查的结果分别为91.9%、89.2%和76.9%。不同方法诊断三种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MR扫描诊断脑血管疾病, 具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和良好的信号强度, 可以对病灶的位置、范围、大小以及颅内动脉病变的情况进行清晰显示, 为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 核磁共振;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2.063

    随着临床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 在进行脑血管病检测的时候, 有更多准确有效的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包括颈部血管彩超或经颅多普勒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法、多螺旋CT检查、磁共振成像等多种[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