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31期
编号:13071954
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浆中丝切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1期
     3 讨论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造血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报告显示其发病率约6.13/10万, 在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2.34%, 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恶性淋巴瘤在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位列于我国恶性肿瘤的前10位[3], 侵袭和转移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靶向治疗在恶性淋巴瘤特别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而寻找合适的靶点是治疗关键。当前研究结果表明, 肿瘤细胞在发生形态变化和转移时均表达上调的基因, 基本都集中在cofilin 通路及其下游的感受器, 从而使cofilin 成为抑制转移的潜在治疗靶点[4]。

    Cofilin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 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中, 参与多种生理活动, 通过对肌动蛋白的解聚作用促使肌动蛋白纤维能循环使用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2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