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3期
编号:13393604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和抗组胺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 随机分为参考组和探究组, 各50例。参考组采用抗组胺药物治疗, 探究组在参考组基础上增加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浆组胺水平。结果 治疗前, 两组血浆组胺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5 d及1个月, 探究组血浆组胺水平分别为(2.1±0.5)、(1.6±0.2)nmol/L, 均低于参考组的(2.7±0.8)、(2.5±0.2)n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治疗痊愈36例, 有效13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8.0%;参考组治疗痊愈24例, 有效12例, 无效14例, 总有效率为72.0%;探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 其治疗效果显著, 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慢性特發性荨麻疹;卡介菌多糖核酸;抗组胺药物;血浆组胺水平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3.065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发病率较高, 是具有反复性和特发性的常见疾病。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是由于机体出现了变态反应性疾病, 造成皮肤和黏膜等发生了炎症反应, 可见严重的充血和组织水肿, 该病必须及时进行治疗, 如不及时治疗可转变为慢性, 若病情持续≥6周就会对其他的内脏器官产生影响。该病主要在青壮年群体中发病, 病因非常复杂, 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够明确具体的病因, 一般认为诱发因素是由于肥大细胞释放了血管活性物质导致的[1]。当前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药物是抗组胺药, 这种药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是停药后很容易引起复发, 所以远期治疗效果不佳。目前有研究认为, 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代医学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主要是通过缓解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所以必须采用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式。本文选取10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价值、血浆组胺水平改善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皮肤科救治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00例, 纳入标准[1]:①根据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确诊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②排除器质性病变和严重精神疾病。所以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和探究组, 各50例。参考组患者年龄11~22岁, 平均年龄(17.4±1.8)岁;病程5~17周, 平均病程(8.9±2.9)周。探究组患者年龄13~23岁, 平均年龄(18.5±1.8)岁, 病程5~18周, 平均病程(9.2±3.3)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门诊接受对症治疗措施, 参考组采用抗组胺药物治疗, 给予依巴斯汀20 mg/次, 1次/d, 口服。治疗15 d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探究组在参考组基础上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 卡介菌多糖核酸0.35 mg/次, 1次/2 d肌内注射。治疗15 d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组胺水平。疗效判定标准[2]:痊愈:荨麻疹症状

    消失, 瘙痒、风团消失;有效:荨麻疹症状减轻, 瘙痒、风团部分消失, 需继续治疗;无效:瘙痒、风团无缓解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组胺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血浆组胺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 d及1个月, 探究组血浆组胺水平分别为(2.1±0.5)、(1.6±0.2)nmol/L, 均低于参考组的(2.7±0.8)、(2.5±0.2)n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探究组治疗痊愈36例, 有效13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8.0%;参考组治疗痊愈24例, 有效12例, 无效14例, 总有效率为72.0%;探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发病率较高, 临床表现为皮肤和黏膜、血管等处出现了水肿以及渗透的反应, 可以发生在每个年龄阶段, 没有时间年龄上的特异性[2]。荨麻疹可分为变态反应性及非变态反应性两种类型, 分类的依据是发病的原因, 如果为变态反应, 那么提示患者的免疫功能发生了失调;如果为非变态反应, 那么提示具体的肥大细胞发生了异常。一旦发病患者的皮肤就会明显感觉瘙痒和红肿, 必须进行及时治疗, 否则将慢性疾病常年不愈, 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目前的研究重点在于寻找一种安全有效、长期作用效果好的药物治疗方案。, http://www.100md.com(王楠)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