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17期
编号:13371430
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意义(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诊断中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意义。方法 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 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研究对象均行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

    C反应蛋白检测, 并进行组间比较, 并比较观察组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5.25、23.08、20.31、23.36, P<0.05)。观察组的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78、9.44、10.86、51.51, 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检测可实现疾病的尽早发现, 且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可作为评估预后的可靠指标,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推广。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C反应蛋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7.020

    急性冠脉综合征作为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內科综合征, 是指患者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 导致闭塞性血栓形成的综合征, 会导致患者出现发作性胸骨后闷痛、烧灼感、恶心、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前临床治疗该疾病可采用溶栓、手术等, 而为了尽早发现该疾病, 并评估预后, 需加强对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研究[1]。其中判断心肌损害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 而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均可在一定程度诊断急性损害[2]。为此, 本次研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意义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40例, 女

    30例;年龄40~78岁, 平均年龄(58.65±6.45)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例,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4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1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 均无心肝肾等疾病, 心电图等检查正常, 其中男20例, 女15例;

    年龄40~75岁, 平均年龄(58.59±6.2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排除肿瘤患者、急慢性感染患者等。

    1. 2 检测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于清晨取空腹静脉血作为标本, 离心分离处理, 3000转/min, 时间10~15 min, 取血清检测, 其中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采用酶速率法, 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采用免疫浊度法, 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阳性率, 并比较观察组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阳性值:>25 U/L;

    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值:>5 mg/L;心肌肌钙蛋白I阳性值:>0.3 μg/L;肌红蛋白阳性值:>46 μg/L。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各指标检测值水平及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心肌肌钙蛋白I为(5.25±2.02)μg/L, 肌红蛋白为(122.43±24.36)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41.35±8.36)U/L, 超敏C反应蛋白为(23.12±5.17)mg/L;对照组心肌肌钙蛋白I为(0.03±0.01)μg/L,肌红蛋白为(25.92±5.64)μg/L, 肌酸激酶同工酶为(10.08±

    5.08)U/L, 超敏C反应蛋白为(2.42±1.13)mg/L;观察组的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5.25、23.08、20.31、23.36, P<0.05)。观察组心肌肌钙蛋白I阳性38例、阳性率为54.29%, 肌红蛋白16例、阳性率为22.86%, 肌酸激酶同工酶阳性18例、阳性率为25.71%, 超敏C反应蛋白52例、阳性率为74.29%;对照组心肌肌钙蛋白I阳性0例、阳性率为0, 肌红蛋白阳性0例、阳性率为0, 肌酸激酶同工酶阳性0例、阳性率为0, 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0例、阳性率为0;观察组的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78、9.44、10.86、51.51, P<0.05)。, 百拇医药(栾建伟)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