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27期
编号:13406512
青霉素治疗神经梅毒的临床价值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7期
     【摘要】 目的 分析青霉素治疗神经梅毒的临床价值。方法 86例神经梅毒患者,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青霉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9例, 有效13例,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7例, 有效18例, 无效8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1.4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20±1.21)、(23.22±2.14)d, 均短于对照组的(13.69±1.68)、(28.98±

    2.50)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梅毒患者应用青霉素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 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总住院治疗时间, 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效果较为明显, 具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 青霉素;神经梅毒;临床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7.060

    梅毒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性传染病,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染[1], 发病后会对患者的各项器官与组织进行侵害。若治疗不及时, 还会导致神经梅毒的发生, 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神经梅毒为梅毒晚期全身性损害的表现, 是由苍白密螺旋体通过组织感染进入大脑后对脑膜及脊髓造成损伤后而引起, 一般治疗较为困难, 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早期难以进行及时诊断, 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 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2,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思想观念的开放, 神经梅毒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在临床上受到了高度的关注。本文针对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神经梅毒患者分别使用阿奇霉素与青霉素进行治疗, 通过对其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的对比分析, 总结并归纳青霉素治疗神经梅毒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神经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且本院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神经梅毒, 纳入的患者均无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等心肝肾功能性疾病、无先天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无青霉素或阿奇霉素过敏症状, 均可正常沟通交流且临床研究数据完整。对纳入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3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最小22岁, 最大58岁, 平均年龄(35.11±8.12)岁;平均病程(13.63±2.15)个月。观察组中男27例, 女16例;年龄最小21岁, 最大57岁, 平均年龄(35.01±7.52)岁;平均病程(13.35±2.30)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经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且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此研究知情并签订了同意书。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阿奇霉素片(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5479)口服, 首日给药剂量为0.5 mg/次, 次日开始将剂量设为0.25 mg/次, 均为1次/d, 连续给药2周。

    观察组患者给予青霉素治疗。注射用苄星青霉素(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3798), 肌内注射, 240万U/次, 1次/周, 连续给药1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症状完全消失, 对梅毒进行检查结果全为阴性, 病情彻底好转;②有效:症状部分缓解, 对梅毒进行检查结果改善明显, 病情有所好转;③无效: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 对梅毒进行检查依然为阳性。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9例, 有效13例,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7例, 有效18例, 无效8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1.40%(35/4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808,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20±1.21)、(23.22±2.14)d, 均短于对照组的(13.69±1.68)、(28.98±2.50)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神经梅毒会使患者出现情绪夸大、语言障碍、思维迟钝等多种症状, 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情绪,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亦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4, 5]。青霉素是治疗神经梅毒的有效药物, 可有效对病原菌的细胞壁生成进行抑制, 从而降低抗原反应素, 提高临床疗效,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6-8]。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9例, 有效13例,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8例, 无效8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1.40%(35/4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808, 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20±1.21)、(23.22±2.14)d, 均短于对照组的(13.69±1.68)、(28.98±2.50)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神经梅毒患者应用青霉素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 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总住院治疗时间, 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效果较为明显, 具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于增照, 徐敬星, 史同新, 等. 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神经梅毒临床分析. 中国热带医学, 2014, 14(11):1367-1370.

    [2] 李普华, 蔡慧, 黄波. 小剂量甘露醇联合大剂量青霉素治疗神经梅毒的临床疗效分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22(5):

    108-109.

    [3] 于增照, 史同新, 李永喜, 等. 早期神经梅毒治疗前后脑脊液检测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 2016, 11(4):598-603.

    [4] 陈莉, 钟华. 以脑梗死表现的3例神经梅毒病例分析.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7, 35(3):296-300.

    [5] 吴小杨, 谢雯熙. 神经梅毒51例临床分析.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 21(5):324-327.

    [6] 孙杰, 李爱莉, 袁阳. 苄星青霉素驱梅治疗后无症状神经梅毒发病情况的临床分析.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8, 11(1):20-22.

    [7] 刘静. 孢曲松钠与水溶性青霉素治疗早期神经梅毒的临床效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36):76-78.

    [8] 常树霞, 温意琼, 蔡于茂. 81例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7, 24(2):85-88.

    [收稿日期:2019-03-07], 百拇医药(袁阳 蒋伯燕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