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33期
编号:13439693
非瓣膜性房颤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效果及症状转归情况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3期
     3 讨论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 分为瓣膜性和非瓣膜性两种。临床发病率约为1%~2%, 其与年龄呈正相关性[3]。非瓣膜性房颤是指心房快速、无规律波动, 与心室无关。由于颤动时心房无法进行有效收缩, 血液会在右房淤积, 所以易形成血栓。临床治疗主要采用电复律、药复律等方式防止心室重构[4], 同时需给予抗凝药物治疗, 阻止血栓形成, 加速血栓溶解。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 抗凝治疗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已成为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等疾病治疗的关键, 可有效降低重症患者死亡率。但长期全身抗凝可能会增加部分患者出血的风险, 因此安全有效抗凝非常重要[5]。

    华法林是一种具有3-(α-苯基丙酮)-4-羟基香豆素的化学结构的双香豆素衍生物[6], 无体外抗凝血作用。维生素K可以促进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氨基末端谷氨酸羧化成γ-羧基谷氨酸, 其经过和钙离子结合加速血液凝固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