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子宫内膜异位症
编号:13486264
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11
     【摘要】 目的 探讨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 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 随机分为孕三烯酮治疗组及米非司酮治疗组, 各50例。孕三烯酮治疗组术后采取孕三烯酮治疗, 米非司酮治疗组术后采取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干预效果;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 (E2)、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盆腔肿块消失时间、盆腔疼痛消失时间、激素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复发率。结果 米非司酮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孕三烯酮治疗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两组血清性激素LH、E2、FSH水平及QOL-BREF评分、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 且米非司酮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孕三烯酮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米非司酮治疗组的盆腔肿块消失时间、盆腔疼痛消失时间、激素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孕三烯酮治疗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米非司酮治疗组复发率0(0/50)低于孕三烯酮治疗组的14.00%(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527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