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039552
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5日 隋吉娟
第1页

    参见附件(1525KB,2页)。

     4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腹泻的发病基础是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等功能紊乱、障碍,使分泌量增加,食物不能被完全分解,吸收量减少,肠蠕动加快,最终导致粪质稀薄和排便次数增多。肠黏膜病理改变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水杨酸盐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等对该病进行消炎、止血、止泻治疗,其中柳氮磺胺吡啶被认为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药[3],但单纯应用疗效不理想、易复发。

    中医学把本病归结到“泄泻”、“肠僻”、“肠风”等范畴。认为本病与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水谷化湿内滞;或起居不慎,外邪乘虚而入,损及脾胃,内外相加,导致湿热蕴结肠道;或因情志所伤,脾虚肝旺,肝脾不和,肝气乘脾而发;或因久泻耗伤阳气,脾肾阳虚,关门不固等多种因素所致。发病初期多表现为实证,病程日久或迁延反复日久则表现为虚证。病情轻重不等,常反复发作。虽然在疾病的病理演变过程中表现寒热错杂,虚实相间,但其基本病理为脾虚失运,湿热蕴结,土虚木郁。故治疗上以健脾益气、清热化湿、抑肝扶脾为主。据临床观察,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脾虚肝郁型者占总病例的一半以上[4]。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止泻。党参、黄芪补气健脾止泻;白术、山药入脾胃两经,治疗湿邪困阻中焦导致倦怠、乏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泄泻;茯苓、泽泻可利湿健脾,即利小便而实大便,把肠道多余的水分,通过小便排出体外,达到止泻的目的;神曲、麦芽、砂仁可健脾消积,芳香化湿、和胃纳食;诃子、肉豆蔻、莲子肉、罂粟壳涩肠止泻,直达病所;麦冬、石斛滋养阴而健脾;木香、陈皮入脾、胃、大肠经,可健脾消食,理气止痛,治疗食宿不化,脘腹胀痛,温健脾胃而止泻。综上所述,本方有燥湿健脾、理气和胃、消食化积、涩肠止泻之功。通过益气健脾激发机体免疫力,提高肠壁屏障机能[5],达到治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欧阳钦.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J].临床内科杂志,1998,15(2):59.

    [2]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病学术研讨会.慢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3]陈劲勇,周志光,王跃平.柳氮磺胺吡啶加中药与单用柳氮磺胺吡啶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疗效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3,22(5):287-288.

    [4]张继泽.调和肝胃(脾)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J].江苏中医,1996,17(6):17.

    [5]梁建民.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198例[J].陕西中医,2001,22(1):19.

    (收稿日期:2010-01-18)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2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