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39163
2009年云南省楚雄州疟疾发病情况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5日 鲍建忠
第1页

    参见附件(1178KB,2页)。

     楚雄州2009年共计报告疟疾患者23例,其中间日疟16例,占患者数的69.56%;未分型2例,占患者数的8.69%;恶性疟5例,占患者数的21.70%;恶性疟全部为输入性患者。2009年全州共计报告的疟疾患者23例中当地患者数11例,占患者数的47.8%;输入性患者12例,占患者数的52.2%。楚雄州2009年疟疾当地患者几乎发生在双柏县,共计10例,占全州疟疾当地患者的91%。

    2.2.4 人群分布

    2.2.4.1 职业分布楚雄州2009年共计报告的疟疾患者23例中,农民20例,占86.90%;工人(野外地质工人)2例,占8.69%;学生1例,占4.40%。

    2.2.4.2 年龄分布楚雄州2009年共计报告疟疾患者23例,年龄主要集中在20~45岁,占发病总数的73.9%。

    2.2.4.3 性别分布楚雄州2009年共计报告疟疾患者23例,男性16人,女性7人,男女比例约为2.2∶1。

    3 讨论

    2009年楚雄州的疟疾发病总体呈缓慢平稳下降的趋势,较2008年的年发病率略有下降,保持在一个较低的发病水平,年发病率0.8/10万。全州91%的当地患者发生在双柏县,疟疾发病时间聚集性相对明显,主要集中在5~9月,9月份达到发病高峰,疟疾夏秋季发病高峰明显。2009年全州共计报告的疟疾患者23例中输入性患者12例,说明输入性疟疾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基本消灭疟疾地区的主要危险[1]。流动人口发病情况有所增加,为搞活经济增加收入,上山、外出到各类疟区开发建设、垦荒种养的流动人口日渐增加,这些人员的劳动强度大、生活卫生条件差、个人防护意识薄弱、疟防措施难以落实,所以疟疾感染逐年增加[2-3]。针对我州目前疟疾的发病情况,2009年全州的疟疾防治工作宜采取疟疾传染源监测和经常性健康教育为主的防治策略[4]123,同时还要加强全州流动人口的疟疾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对外出高疟区打工人员防治工作。重点加强双柏县疟疾老疫区间日疟休止期根治,在传播休止期对1年以内有间日疟史者,进行一次休止期根治,方法为伯氨喹八日疗法,即伯氨喹成人总剂量180 mg(基质),每天顿服22.5 mg,连服8 d[4]39。对当地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及发热原因不明者进行血检疟原虫,及早发现患者,及时对现症患者进行规范性抗疟治疗,控制疟疾传染源。5~9月为疟疾高发季节,在双柏县老疫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蚊虫孳生环境,进行滞留喷洒灭蚊,降低蚊媒密度。通过上述综合防治,尽量减少我州的疟疾发病。

    [参考文献]

    [1]李锦辉,覃业新,郭传坤,等.广西微小按蚊分布区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疟疾监测[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7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