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2032089
产妇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方法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5日 尹梅娟 张小林 滕善梅
第1页

    参见附件(1622KB,2页)。

     2.2 不良反应

    干预组腹痛2例,对照组腹痛2例,肛门排气2例,恶心呕吐1例。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产妇有强烈的尿意,膀胱区胀痛,但不能自行排出[1]。发生机制为:腹壁由于妊娠时长期持久扩张后松弛,腹压下降,逼尿肌收缩乏力,无力排尿[2]。患者膀胱底受胎头压迫时间过长,形成水肿,阻塞尿道。产程延长,膀胱受压牵拉过久,急性尿潴留不能及时处理,使膀胱紧张度和感受性降低,排尿反射消失[3]。会阴切口缝合部疼痛刺激,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在病因中,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心理因素。指患者由于外因创伤惧怕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或不习惯卧床姿势排尿而致尿液蓄积膀胱内导致疾病的发生[4]。②机体因素。在分娩过程中,患者由于膀胱底受压致使黏膜水肿、阻塞尿道,产后腹压下降,逼尿肌收缩乏力,膀胱肌张力降低导致无力排尿而形成疾病[5]。③人为因素。分娩时,患者于第一产程末或第二产程时因胎头下降压迫或精神紧张,体位改变未能排尿需行导尿术,导致导尿管损伤尿道黏膜而形成产后尿潴留[6]。④手术因素。在患者的手术治疗中,由于会阴切开、裂伤缝合等致膀胱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或尿道炎性水肿而形成疾病。⑤药物因素。患者产前或产程中由于应用大剂量解痉镇静药,如地西泮、阿托品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应用硫酸镁、莨菪类等药物,降低膀胱张力而致尿潴留[7]。

    由于产后尿潴留致使患者十分痛苦,同时并发症多,因此护理工作更显重要。首先护士在接待时要做好宣教工作和心理护理,加强对病房的巡视,对于高危尿潴留患者,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其膀胱功能,以防出现严重并发症而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其次要嘱患者不要在短时间大量喝水,应该逐渐产生尿液,待体力恢复后,身体机制恢复才有利于排尿。产后也应注意评估分娩情况,如是否有产程过长、排尿困难、手术助产、留置尿管的经历,并了解产后第一次自解小便时间、尿量、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产后4 h 内应督促患者排尿,避免膀胱过度膨胀而引起尿潴留,促进膀胱肌收缩,以利于膀胱恢复正常的排尿功能。为此需要提高产科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护士具备专业理论、心理、伦理等多方面知识,促使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从而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乐杰. 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8-70.

    [2]郑修霞. 妇产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7-168.

    [3]宋均会.产后尿潴留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4):773.

    [4]钟素英.热滚动按摩疗法用于解除产后尿潴留[J].护理研究,2001,15(2):89.

    [5]郑美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2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