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2028735
剖析经产妇难产相关因素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2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261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围生期管理,减少并及时处理妊娠期并发症及产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本文回顾分析2002年10月~2009年10月本院收治的经产妇359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时段内分娩的初产妇359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两组新生儿异常情况。结果:经产妇年龄明显大于初产妇(P<0.05)。经产妇剖宫产率为69.92%,初产妇剖宫产率为74.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产妇低体重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初产妇(χ2=22.683 2,P<0.000 1)。结论:提高对经产妇分娩的认识,加强对经产妇围生期管理,减少并及时处理妊娠期并发症及产后并发症,降低了对母婴的损伤。

    [关键词] 围生期;剖宫产;难产

    [中图分类号] R71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6(c)-178-02

    难产是指分娩时胎儿不易产出。难产的原因主要是产妇的骨盆狭小、胎儿过大、位置不正或产妇的子宫收缩力不正常等。本文回顾分析2002年10月~2009年10月本院收治的经产妇359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时段内分娩的初产妇359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两组新生儿异常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2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经产妇359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时段内分娩的初产妇359例作为对照组。初产妇纳入标准:①单胎,妊娠>28周;②无晚期流产及中期妊娠引产史。入选经产妇需满足的条件:初产妇满足①、②条,且上次分娩为阴道分娩。

    1.2 方法

    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新生儿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

    3 讨论

    分娩的决定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因素,上述因素相互协调,产程才能顺利。产程图是一种简单、易行、实用的产程监护方式。在一张图表上连续记录宫口扩张、胎头位置、胎心率、宫缩间隔及持续时间,通过观察、描绘产程进展情况来了解产程进展是否顺利和估计分娩预后。对于产程图的观察和处理的关键是产程曲线的分析,尤其是异常产程曲线[1]。初产妇的异常产程时限可以参考第6版乐杰主编的《妇产科》教材。头盆不称造成剖宫产在本文中所占很大比例。就头盆不称的诊断而言,应以骨盆正常,胎儿巨大,胎头跨耻征阳性,试产后不能阴道分娩为诊断依据。但本文中有些属于头位难产的范畴,如枕后、横位、高直位、倾势不均,处理后不能分娩者亦归入此类。经产妇发生头盆不称的主要表现为第2产程延长,胎头位置高并胎头下降缓慢或停滞,于经产妇宫颈管松弛及胎儿偏大有关,而初产妇头盆不称的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枕后或枕横位,胎头下降位置相对较低,与精神紧张和对正常分娩失去信心有关。新生儿窒息原因和结局有差别,经产妇因产程时间短,进展快造成急性胎儿宫内窘迫,分娩过程中产妇吸氧及分娩后新生儿吸氧多可迅速好转;而初产妇产程时间长,精神紧张、体力消耗过大,造成慢性胎儿宫内缺氧,第2产程时间长,胎头拨露着冠时间长,同样在分娩过程中给予产妇吸氧及分娩后新生儿吸氧等处理,缓解缺氧的效果较差。但是对于高龄经产妇,前次分娩距本次分娩间隔时间越长,总产程时间越长,产程越复杂,难产比例增加,需要今后在工作中深入观察研究。由于担心发生子宫及软产道的损伤,对于经产妇宫缩乏力问题的处理有些被动,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

    经产妇分娩方式:经产妇既往有阴道分娩史,常规认为其骨产道及软产道无异常,除非有严重内外科合并症及病理情况,一般均能阴道分娩。有文献报道[2]经产妇的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不低于同期初产妇,本文统计资料显示,本院经产妇与初产妇剖宫产率无明显差异,与文献资料相符。

    新生儿情况分析:巨大儿在临床难产中较为常见,而对这种现象未形成好的处理方式,分娩期引发并发症可能性较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巨大儿出现概率越来越高,在临床上也受到普遍的重视,但是相关的资料研究报告相对较少[3]。本组研究报告得出经产妇巨大儿发生率为4.7%,初产妇巨大儿发生率为1.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巨大儿难产造成的产伤危及母婴,医疗事故也常出现[4],给医院及患儿家属带来麻烦。经过多年的实践,临床产科医生产前对巨大儿进行预测,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其中,剖宫产是最佳选择之一,本研究中无论经产妇、初产妇,以巨大儿为指征的剖宫产约占选择性剖宫产的1/10,但文献报道,由于产前预测巨大儿的准确性不高,对预测的巨大儿施行选择性剖宫产并不能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总之,难产在产前难以预测,产前对骨盆及胎儿大小应有所估计,对于胎头不入盆、潜伏期延长、早期破膜、过早加腹压者,应警惕难产可能,产程进展缓慢应积极处理,及时纠正难产因素,对难产的准确处理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并减少对母婴的损伤。

    [参考文献]

    [1]庄依亮,李笑天.病理产科学[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6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