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2028780
现代教学技术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2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462KB,2页)。

     [摘要] 现今眼科存在着教学模式比较陈旧,场景学习结合较差等问题,将现代科学技术引入眼科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探讨多媒体、网络化等现代教学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促进眼科教学改革,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多媒体;信息技术;眼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6(c)-117-02

    Modern teaching in ophthalmology teaching application

    WEI Rong

    (Quasi Molecular Laser Center,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ngzhou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Hunan Province,Yongzhou425006,China)

    [Abstract] There is now teaching more eye old, scene study and combined with poor and so on,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ophthalmic teaching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s necessary, the paper of multimedia, networking and other modern teaching in ophthalmology teaching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deposit into the eye of teaching reform, the formation times of teaching.

    [Key words]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phthalmology; Teaching

    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是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重教不重学,造成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但实际能力缺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这些都使突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成为可能。以眼科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现代科学技术引入教学,致力于使学生获得主动摄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努力形成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眼科教学发展道路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 现阶段眼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陈旧

    现今眼科教学课堂理论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注式教学,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课堂教学枯燥、呆板,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课本上讲的定论,对知识的掌握基本停留在对关键要点的记忆上,甚至只是字面的了解,学生无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当面对具体病例的时候,常常显得束手无策[1]。虽然在某些方面或领域已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但是仅把这些技术作为演示工具,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单纯事物的演示和知识呈现上,而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具有数字化的优势,更忽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1.2 缺乏情景教学

    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要有情景性,才能构建新知识,形成与发展新的认知结构,离开情景的学习,事倍功半。眼科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一门临床必修课,但现今眼科教学中缺乏与一定的情景结合,使学生学习起来很抽象。眼科疾病大部分发生于眼球,且眼部解剖复杂,而其前后径24 mm,垂直径23 mm,水平径23.5 mm,体积很小,如在其内发生疾病,大多肉眼不能直接发现,需借助一些特殊检查(如检眼镜、裂隙灯、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方法来协助诊断,理论讲授很抽象,学生理解较困难,所学的知识也不牢固。如此无法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也会消磨了他们原本的好奇心,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1.3 师生没有良好的角色互换

    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的交往应该是以一种平等、和谐、共同研讨的方式展开。现阶段眼科临床教学中,教师仍然扮演传授者的角色,他们以知识的获取为依托,通过机械性重复和反复训练把确定不变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则依旧是被动的听者和接受者,认为老师说的知识点是对的,提问的问题很少,或是不够深度。师生之间不能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从知识内容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导演者[2];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从被动的听者和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2 现代教育技术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网络化眼科教学平台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飞快,传统的学习途径、学习方法远远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严重影响了医学教育的效果[3]。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对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必须利用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最快的速度获得眼科学相关知识。同时,网络技术不仅是传输信息的媒体,而且是促进学生认知建构的思维工具,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构建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非常宽广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学生也可以在网络上与同学、专家甚至患者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加深对眼科学的认识。如果把角膜溃疡的教学内容做成网络课件或者是专题网站,以接诊角膜炎患者作为教学情景,把角膜生理、解剖、诊断等相关知识做成链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以前学过的基础知识有疑问时可迅速查找到,可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将临床的真实情景和临床任务融合到教学课件之中。例如可将《眼科学》中角膜炎的内容制作成Flash形式的软件,用彩色的卡通模拟致病因子侵入角膜后角膜溃疡形成的四个阶段,配有相应的图片、文字说明,学生首先通过人机对话学习上述内容,经过这样的学习能够比较牢固掌握角膜溃疡形成的机制。还可以用游戏软件虚拟患者模型进行临床教学的消息,患者模型可模拟出患者眼化学伤的紧急状况,并对受训人员的抢救措施做出反应,如治疗正确则“患者”可能保住眼球逐渐恢复,不然,则需要各种可能的处理措施,最后可能眼球摘除。这样的情景教学生动活泼,启发学生的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非常有用,也有助于缓解临床教学病例不足的问题。

    2.2 多媒体技术开发临床情景教学课件应用

    书中的知识是从具体病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对其普遍规律与特征的总结,学生掌握的是抽象概念、规则,往往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难以用书本的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多媒体技术可在医学教学上创造一个在功能上、空间上及时间上交互的崭新环境。它在现代教学中具有形象生动、直观性强等特点。通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及简洁明了的手术录像视频文件,讲解精细的结构和微小的体征宏观化,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6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