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026362
儿童医院门诊处方书写情况调查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5日 曹松山 陈海燕 李 燕
第1页

    参见附件(1891KB,3页)。

     3.3 处方用药品种数分析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师开具处方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而调查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的目的是考察临床用药的合理性[4],旨在告诫医师应遵循“应用尽可能少的药物,尽可能小的剂量,尽可能短的疗程达到最理想的疗效”的原则,合理用药,避免盲目联合用药引起不良反应。而患病儿童多为学龄前的孩子,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肝功能、肾功能不完善,某些酶系统发育未成熟,用药品种越多,越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同时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6]。而医师用药时,多关注药物的疗效,往往忽视联合用药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由于药物相互作用而引起疗效降低、副作用和毒性增强,以及疗效作用过度增强等均可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7]。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以确保患儿用药安全有效。

    3.4 处方修改不规范

    处方书写规则要求:“医师处方书写要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有些医生虽在涂改处签名,但对注明修改日期重要性认识不足,此项占不合格处方的2.08%。众所周知疾病是一种动态变化过程,处方中药物治疗是根据当时病情做出的判断,涂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是确保处方的时效性和法律性手段,可以避免将来可能有的纠纷[2]。

    3.5 无处方结束标记

    处方书写规则要求:“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但个别医生在处方书写结束后,对在空白处划一斜线的重要性还不够重视,此项占不合格处方的2.17%。在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避免有随意添加的现象,也是为防止他人继续增加药物的一种保护措施,更具有处方完整性和严肃性意义[2-3]。

    3.6 医师、药师签名不规范

    个别医生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也是本次调查常见的现象,医生对处方书写不重视,势必给收费、药房人员增加麻烦,耽误患者时间,且较易引发医患矛盾[2]。药师调剂处方后,应当在处方上签全名或加盖专用签章,以示对所调剂处方的负责,也表明该处方已通过药师审核。而药师漏签或印章不清,均说明药师调剂处方时工作疏忽,一旦发生纠纷,将造成责任不清。强调药师加强处方诊断与用药的相符性及用药方法和剂量的合理性审核,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业务知识为患者服务,真正把好用药的最后一关[3]。

    4 小结

    处方是医疗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师实施治疗方案的具体体现。处方书写质量不合格不仅影响医疗服务效率,还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或成为发生医患纠纷的隐患[8]。处方是医师和药师对患者共同负责的重要医疗文书,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意义,处方书写正确与否、是合理,是安全用药的前提,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命安危[9],因此强化处方书写质量对规范医师的诊疗行为有重要作用。目前本院门诊处方书写还存在一定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医师处方书写的监管力度。首先要加强对医师、药师《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考核,将其纳入年度“三基”考试中;其次已编写医院常用药物手册,供医师日常用药参考,强化药品通用名的使用;开展处方点评,及时把点评结果反馈给医师本人,以督促其改正;最后药师要严把处方质量关,调配处方时坚持做到“四查十对”,发现问题一定要积极与医师联系沟通,并及时纠正,严格把好医疗流程中的最后一关,从而不断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以达到保障医疗安全和患儿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10]。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2007.

    [2]李承军,周银霞,张晓斐,等.6000份处方书写质量调查分析[J].淮海医药,2008,26(1):65-67.

    [3]景慧光,吴杭利.2008年9月11日~2008年12月11日处方抽查结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7):139-140.

    [4]王亚非,张琴.我院门诊处方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70-72.

    [5]季波,韩丽萍,张延军.3000张门诊处方基本指标及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2):l25.

    [6]柯金珍.处方质量控制与用药分析[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91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