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9期
编号:12026277
硫酸镁灌肠的应用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9期
     2.3 对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

    应用硫酸镁灌肠增加肠道内毒物的排出,治疗组的11例患者在24 h内全部都有肠内容物排出,排出率为100%。对照组的11例患者在24 h内有7例排出了肠内容物,排出率为63.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P<0.05)。

    2.4 不良反应

    3个方面的患者共有15例出现不适表现,其中,出现腹胀5例、轻度腹痛5例、肛门局部疼痛3例、恶心呕吐2例。治疗组共出现8例,对照组共出现7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不适的15例患者均未进行特殊处理自行缓解。

    3 讨论

    硫酸镁是临床常用药物之一,有多种给药途径,不同的给药途径可产生不同的临床作用。常用的给药途径是静脉点滴、外用和口服。静脉点滴可产生降血压、抗惊厥作用,外用湿敷可减轻局部水肿,口服可以利胆、通便等[1]。高浓度较大剂量灌肠给药未见报道,本组患者应用高浓度较大剂量的硫酸镁灌肠给药,取得了良好效果。把高浓度较大剂量的硫酸镁灌入肠道,它不易被肠黏膜吸收,在肠腔内形成高渗盐溶液,阻止水分被肠道吸收,同时又能够吸收大量水分进入肠腔,使肠内容积增大,刺激肠黏膜感受器引起便意;硫酸镁尚有直接刺激肠管蠕动的作用,有利于排出肠内容物[2]。
, http://www.100md.com
    对于应用常规方法进行肠道准备行肠镜检查的患者,时常碰到有部分患者来进行肠镜检查时,发现肠道准备不符合要求。此时,寻找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清洁肠道是医护人员所盼望的。本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观察,应用硫酸镁灌肠组清洁肠道优于应用温盐水灌肠组。笔者认为,硫酸镁灌肠可以作为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不满意患者的肠道清洁补救方法。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容易引起脑血管意外、心绞痛、心肌梗死、加重或者诱发心衰、引起痔疮和肛裂出血等情况发生,严重者也可引起肠梗阻。有的患者害怕排便,甚至不敢吃饭,还可引起焦虑、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3-4]。当便秘患者不能排出大便时,应用常用的方法开塞露肛门注入仍不能排便时,患者会感到很痛苦。应用较大剂量的硫酸镁灌肠,可以吸收水分进入肠道软化粪便,增加肠内容积,刺激肠道蠕动,从而顺利排出大便,本组78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硫酸镁灌肠组明显优于温盐水灌肠组。对于温盐水灌肠组未排便的患者,改为硫酸镁灌肠后也全部顺利排便,说明硫酸镁灌肠有较好的促进排便作用。因此,应用较大剂量硫酸镁灌肠是便秘患者促进排便的良好方法。
, 百拇医药
    对于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减少毒物从肠道吸收,加快和增加肠腔内毒物的排出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通常采取的方法是洗胃和导泻[5]。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是对抗中毒的重要药物,往往需要较大剂量达到阿托品化方能效果明显。但是,阿托品具有阻断肠道M胆碱受体的作用,使肠道蠕动明显减弱,不容易排便。以往多于洗胃后从胃管注入甘露醇导泻,但疗效较差,有时数日不出现排便。应用较大剂量高浓度的硫酸镁灌肠,硫酸镁不易吸收,在肠腔内形成较高渗透压,使大量水分进入肠道,不利于毒物吸收,肠腔内容积明显增加,同时刺激肠管蠕动,排便反射加强,可以顺利排出含有毒物的肠内容物。本组患者应用硫酸镁灌肠在24 h内大便排出率达100%。因此,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灌肠治疗可以增加毒物的排出,减少毒物的吸收。

    综上所述,应用高浓度较大剂量的硫酸镁灌肠,可以起到良好的清洁肠道、治疗便秘、减少毒物从肠道吸收、增加毒物从肠道排出的作用。硫酸镁在肠腔内不易吸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6],硫酸镁灌肠也是硫酸镁治疗某些疾病的有效给药途径之一。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97.

    [2]林瑞燕,区丽兰,梁明娟,等.硫酸镁在PPH术前灌肠的效果研究[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9,9(4):316.

    [3]张雪芳,徐桂华,陈金珍,等.便秘的病因及治疗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09,7(11):94-96.

    [4]李来英,张芬,李保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2): 135-136.

    [5]袁彬,沈洪.有机磷中毒胃肠道内毒物清除方法的应用现状[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0):60-61.

    [6]杨世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39.

    (收稿日期:2010-04-30), 百拇医药(于建昌 张玉芳 徐 红 王玉璞)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