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007064
次氯酸钠对正畸黏接效果影响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558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增加临床正畸托槽的黏结强度,防止其脱落的方法。方法:收集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双尖牙60颗,随机均分为6组,第1组用普通方法酸蚀后黏接托槽,另4组用浓度为2%及5.25%的次氯酸钠溶液分别处理牙面1 min或30 s后黏接托槽,第6组用进口材料Trans- bond XT黏接托槽后测各个样本的剪切强度。结果:使用次氯酸钠处理牙面与未处理组经单因素卡方分析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黏接托槽前使用5.25%次氯酸钠处理牙面30 s可显著提高托槽的黏接效果。

    [关键词] 剪切强度;黏接;托槽;次氯酸钠

    [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b)-007-02

    The study of NaClO act on Orthodontic bonding effect

    SUN Jing, FENG Yunxia*

    (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Province, Taiyuan 03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aking off protein with NaClO before etching to increase the shear strength. Methods: A total of 60 bicuspid-tooth were divided into 6 teams. The first team spliced with common method. Second taken off protein with 2% NaClO for 1 min before etching. The third taken off protein with 2% NaClO for 30 s. Fourth usd 5.25% NaClO for 1 min before etching; Fifth usd 5.25% NaClO for 30 s. Every team spliced braket after taken off protein. The last team spliced with Trans- bond XT. 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eam 5 and others. Conclusion: Using 5.25% NaClO for 30 s can be adopted to increase the shear strength.

    [Key words] Shear bond strength; Splice; Braket; NaClO

    为了增加正畸托槽的黏结强度、防止其脱落,近年来各地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Roberto Justus将Clorox用于正畸托槽黏接[1-2],而将次氯酸钠引入正畸托槽黏结在国内仍是个空白,故笔者将国内常用的冲洗剂次氯酸钠应用于正畸托槽的黏接以求提高托槽黏接强度,遏制其脱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60颗因正畸需要拔除的离体人前磨牙(采集时间:2010年7~8月)。要求牙齿牙体结构表面完好、无龋损、无釉质发育不全、无充填物、无裂纹、无颜色过度差异、牙冠部分大小基本接近且唇面弧度尽量平直。将牙齿于倾斜角度(约为45°)包埋于自凝底座中,牙冠露于底座外。随机分为6组,每组10颗,底座连同牙齿一并放入0.9%NaCl溶液中于-4℃保存。

    1.2材料与仪器

    托槽:网底标准型方丝弓前磨牙托槽,网底面积11.58 mm,新亚,杭州。京津釉质黏接剂,天津。Trans- bond XT光固化复合树脂黏接剂,3M,美国。INSTRON5544材料性能试验机,英国。

    1.3研究方法

    1.3.1所有离体牙的黏接均由同一医师完成。第1组(10个离体牙)以普通方式黏接,牙用橡皮杯沾抛光糊剂抛光15 s,京津釉质黏接剂配套用37%酸蚀剂酸蚀1 min,水雾冲洗15 s后京津釉质黏接剂黏接前磨牙托槽;第2、3组用2%次氯酸钠分别脱蛋白处理1 min、30 s后普通黏接方式黏接托槽;第4、5组用5%次氯酸钠分别脱蛋白处理1 min、30 s后普通黏接方式黏接托槽;第6组Trans- bond XT黏接剂黏接托槽(除第1组外其余组均未做抛光)。

    1.3.2实验过程:将每组分别置于下,记录托槽被剪切过程中的最大载荷力,由于所用托槽均为同厂、同种、同批产品,固认为其网底面积相同,以最大载荷作为实验关注的指标,从而比较其剪切力大小。

    1.4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通过χ2检验得到P值为0.011,根据P<0.05,可以认为6组的黏结强度有差异,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第5组结果最佳。结果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黏接托槽前使用5.25%次氯酸钠先行脱蛋白处理30 s经实验证明效果最佳,有利于提高黏接的抗剪切强度。优于单纯使用普通黏结剂或进口黏结剂。许多患者因为矫治时间过长、费用较高对正畸治疗望而却步,若在矫治过程中再伴有托槽的频繁脱落,不仅会延长治疗时间也会增加费用[3]。故在固定矫治中占有主要地位的黏接剂就应同时具备黏接效果强,价格较低等特点。

    黏接的原理为在牙面清洁后,用酸蚀剂酸蚀牙表面,通过牙表面釉质的脱矿使得表面变成具有高表面自由能的蜂窝状,通过渗入釉质的黏结剂形成的机械的锁扣或投锚式嵌合作用而增强釉质与黏结剂的黏结强度。黏结强度指的是黏接面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最大破坏力。根据正畸托槽所处的口腔环境,黏结强度可分为机械强度和环境强度,前者指的是对外力产生破坏作用的的抵抗力,而后者是指对口腔酸碱、温度等各种环境因素产生破坏作用的抵抗力。根据黏接面所受的作用力的类型,黏结强度可表示为拉伸强度、剪切强度、撕裂强度和剥离强度。本实验的剪切力去除托槽的实验方法是最可能代表临床情况的[4],所以被选用。样本准备和实验方法都是遵循了Fox NA等[5]推荐的原则。

    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制。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de,NaClO)分子式为NaClO,属于强碱弱酸盐,清澈透明,是一种能完全溶解于水的液体。次氯酸[ClO-]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为次氯酸,后者还会析出新生态氧和盐酸,盐酸可以杀菌,次氯酸分解产生新成态的氧原子([O])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5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