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006922
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疗效及血脂水平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5日 杨伟平
第1页

    参见附件(1422KB,2页)。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方法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治疗组予以左旋甲状腺素25 μg/d治疗,并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剂量逐渐增大待TSH恢复正常后,改维持剂量,最大剂量150 μg/d。对照组予以中成药六味地黄丸8粒,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

    1.3主要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治疗前后均采用微粒子荧光酶免疫分析法(美国亚培公司药盒)测定T4、T3、FT4、FT3、TSH;采用氧化酶测定法(美国德林公司药盒)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poA、ApoB)。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观察组68例,临床治愈62例,治愈率为91.18%;对照组68例中,临床治愈32例,临床治愈率为47.0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和TSH变化比较

    见表1。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比较

    见表2。

    3 讨论

    亚临床甲减、临床甲减是临床内分泌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亚临床甲减引起的血脂异常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部分亚临床甲减患者可以进一步发展为临床甲减,故而倍受广泛关注。临床甲减的病理特征是黏多糖在组织和皮肤堆积,表现为黏液性水肿。国外报道的临床甲减患病率为0.8%~1.0%,发病率为3.5/10 000;我国的临床甲减患病率可达1.0%,发病率为2.9/10 000[3-4]。甲减的主要病因有自身免疫损伤,包括桥本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萎缩性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破坏,包括手术甲状腺次全切除、131I治疗等;抗甲状腺药物,如硫脲类、锂盐、咪唑类等;碘过量。国内外研究证实,甲减已成为影响血脂代谢的主要原因之一[5-6]。一般认为,甲减时患者血清TC水平增高与肝细胞表面的LDL受体表达下降和LDL颗粒的氧化有关。同时亦有研究表明,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降低,以TSH>10 mU/L者LDL胆固醇升高明显。文献报道,左旋甲状腺素对Lp(a)代谢有影响,甲减患者伴有血浆Lp(a)水平的升高。本组研究结果示,观察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率为91.18%,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4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血脂各项指标比较TC、TG、ApoB显著降低(P<0.01或P<0.05)。可见左旋甲状腺素可以使亚临床甲减症和临床甲减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降低血脂。

    [参考文献]

    [1]盛正妍,顾鸣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应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血脂的改变[J].中国综合临床,2005,21(12):1102-1104.

    [2]李峰.亚临床甲减与临床甲减患者左旋甲状腺素治疗血脂水平变化研究[J].青海医药杂志,2007,37(5):5-7.

    [3]童晓林,孙晋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29(1):29-3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2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