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006996
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403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将5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30例(康复组)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组28例(对照组),对康复组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康复组吞咽障碍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比常规治疗起到了更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b)-110-02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约51%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吞咽中枢位于双侧大脑皮层运动和运动前区,一侧受损后,另一侧可以代偿,这使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恢复成为可能。笔者2007年4月~2009年12月对30例脑卒中导致的吞咽障碍患者进行了以吞咽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8例脑卒中患者全部诊断明确,无明显口腔或咽部异常史,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其中,脑梗死3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脑出血19例,7例有肢体瘫痪,年龄为48~76岁,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2-3]。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并发症及吞咽障碍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吞咽障碍的评判标准

    患者入院24 h内未进食水前由专人依据疗效评判标准[4]进行吞咽障碍评定。效果评判标准,基本痊愈≥9分;显效:提高6~8分;有效:提高3~5分;无效:1~2分。见表1。

    1.3 训练方法

    1.3.1 鼻饲者的护理

    鼻饲量每次200~300 ml,每日5~6次,每次推注时间为15~20 min。鼻饲流质饮食多样化,鼻饲时尽量取30°~40°卧位,鼻饲后保持这种体位30~60 min,防止胃、食管反流,口腔护理每日2次,胃管7~14 d更换1次。

    1.3.2 针刺治疗

    针刺风府、人迎、百劳、廉泉穴位能够充脑益髓、通经活络、升窍启闭,从而改善吞咽功能。

    1.3.3 心理护理

    患者从发病到恢复大致要经历如下几个心理反应期,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心理预防措施。震惊期,允许其采用适当的发泄方式;否定期,注意维持患者适当的希望,不要急于揭穿其防御机制;抑郁反应期,个别患者甚至会出现自杀的想法和行为,要加强防范措施,给患者以温暖;对抗独立期,鼓励其发挥独立的人格特征,克服依赖性;承认适应期,分析患者的优势和特长,寻找其广泛的支持资源。

    1.3.4 摄食前的训练

    1.3.4.1 局部肌肉运动控制训练颊部、喉部内收肌训练,让患者张口吸一大口空气后闭嘴,做反复鼓腮和吹气动作,增强颊肌收缩力;舌肌、咀嚼肌的主被动训练,患者不能主动伸舌时,可帮助其被动地进行舌的上、下、左、右、外伸及舔舐等动作;能自行伸舌的,可以让患者夸张的做下列动作:发笑、嗑齿、磨牙,同时可帮助其进行下颌的全方位运动。上述训练依据患者身体情况及兴趣,每天2~3次,每次15~30 min[4]。

    1.3.4.2 吸吮训练和喉抬高训练将筷子或勺子等洗干净后,让患者吸吮,将患者的手指放在护士的甲状软骨上缘,感觉吞咽时喉部的运动形式,然后在自己身上体会,模仿吞咽动作。上述训练每天2~3次,每次15~30 min。只有这两个动作协调一致,才会产生吞咽动作。

    1.3.4.3 咽部冷刺激咽部冷刺激可提高咽部反射敏感度,使吞咽功能得到强化。将长柄金属勺子置于冰水中10 s,取出后迅速放置于前咽门,诱发咽反射,引导患者吞咽。

    1.3.4.4 屏气-发声训练如:吸气-屏住-张口发“a、k”音,吸气-屏住-撅嘴发“u、 ”音,吸气-屏住-收唇发“i、y”音等。每天2~3次,每次15~30 min。经过上述训练,达到安全吞咽标准的患者,可进行摄食训练。

    1.3.5 摄食训练

    1.3.5.1 体位选择只要病情许可,最好取坐位,头部前屈或身体倾向健侧45°;如不能坐起,可仰卧位将床头摇起30°,头部前屈[5]。

    1.3.5.2 食物选择开始用营养米糊等流质饮食,可以良好耐受后,可增加食物难度,如肉泥、菜泥、果泥等,患者能安全吞咽后,再作进一步的调整,如面包等软饭,最后过渡到普通饮食。

    1.3.5.3 环境选择要充分考虑患者5种基本的感觉系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除了食物的色香味之外,要营造出良好的就餐氛围,使患者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进食。

    1.3.5.4 吞咽法的选择空吞咽与食物吞咽交替进行;侧方吞咽,可防止食物残留在一侧的梨状隐窝内;点头样吞咽,可防止误吸[6]。

    1.4 统计推断方法

    康复组和对照组的训练效果均采用计数资料表示,效果比较采用计数资料的统计推断方法:行×列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3~4周进行效果评判,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康复组经系统的评定及康复训练后康复疗效评定明显优于对照组。康复组30例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86.67%,有53%的患者基本痊愈。其中4例康复无效患者均为脑干病损引起的吞咽障碍,因患者机体状况较差,整体治疗效果欠佳,所以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对照组康复总有效率为67.86%,只有25%的患者基本痊愈。

    本实验充分说明康复训练措施对吞咽障碍患者是非常有效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贾子善,张清丽.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障碍的评价与训练[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0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