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082154
穴位埋线调三焦治疗单纯性肥胖50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25日 区洁新
第1页

    参见附件(1480KB,2页)。

     [摘要] 目的:了解穴位埋线调三焦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使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经验。方法:将10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进行穴位埋线调三焦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的穴位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23例,无效5例,分别占44%、46%和1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5例,无效14例,分别占22%、50%和28%,总有效率为7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调三焦有除胃火,拟制兴奋,改善代谢功能,排散多余能量的作用,对治疗单纯性肥胖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穴位埋线;调三焦;单纯性肥胖;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c)-095-02

    单纯性肥胖症(simple obesity)是指无明显的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引起的肥胖,其属于非病理性肥胖。一般与患者的年龄、遗传、生活习惯及脂肪组织特征有关。其既影响形体的美感,也容易造成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1]。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其具有通行元气、水谷和水液的功能。本文使用穴位埋线调三焦治疗单纯性肥胖,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笔者收集了2007~2009年本院收治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100例,其中,男37例,女63例。年龄20~50岁,平均38.9岁。根据WHO的诊断标准,以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2),100例患者中,Ⅰ度肥胖为38例(25≤BMI<30),Ⅱ度肥胖为39例(30≤BMI<35),Ⅲ度肥胖为23例(35≤BMI<40)。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穴位埋线调三焦法进行治疗。取穴膻中、天枢、支沟、肺腧、心俞、脾俞、肝俞、三焦俞、肾俞、水道、中脘、丰隆、关元[2]。患者取平卧位,以2.5%的碘酒消毒,75%的酒精脱碘。然后以减去2寸毫针针头做针芯,以8号注射针为套管,把毫针穿入注射针尾端作为埋线针。再摄取1.0~1.5 cm经过消毒的4-0羊肠线从针头一端放入注射针,羊肠线不超出针头为宜[3]。然后右手拿注射针,左手中指和食指绷紧穴位皮肤,快速刺破穴位皮肤后再行缓慢进针,当有气感之后,再推出针管,把羊肠线埋在穴位中,同时使用棉签按压针孔片刻。最后以敷料敷针口。埋线间隔为1周,2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对照组使用普通的穴位治疗。取穴与疗程与治疗组一致。

    1.3预后处理

    为预防感染,穴位埋线后24 h之内不得沾水,患者于埋线2 d后,每日于睡前按摩埋线穴位15 min。埋线期间忌辛辣,燥热食品。如出现血肿,则行出针,冷敷加压止血。对于出现感染的患者予以抗感染处理。如有患者对羊肠线过敏,则行相关抗过敏处理[4]。在饮食方面,少食糖类、淀粉类食物,平衡营养,适当有氧运动。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空腹血脂。

    1.5疗效评判标准

    依据1992年国际中西医结合联合会的标准[5],显效:体重减轻大于5 kg,或者是平均腹围减少大于10 cm;有效:体重减轻2~5 kg,或者是平均腹围减少3~10 cm;无效:体重减轻小于2 kg,或者是平均腹围减少小于3 cm。

    1.6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空腹血脂都有了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要比对照组大。

    3讨论

    单纯性肥胖是因为饮食不节、肥甘厚味过多,从而损伤了脾胃功能,导致身体的代谢能力减弱,湿热内生[6],留于肌肤,使人臃肿肥胖。同时加之久坐少动,久坐伤气,气血流行不畅,脾胃呆滞,代谢失调,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于肌肤而致肥胖。

    穴位埋线调三焦有除胃火,拟制兴奋,改善代谢功能,排散多余能量的作用。《难经》有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素问·五藏别论》称三焦为水谷传化之府,其具有传化水谷的功能。《素问·六节藏象论》曰:“三焦……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指出三焦具有对水谷的精微变化为营气,以及传化糟粕的作用。水谷在人体运行道路及气之所终始,包括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糟粕的排泄全部过程[7]。同时,三焦也是人体水液运行的主要通道。《素问·灵兰秘典论》有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本输》曰:“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这说明三焦是人体管理水液的器官,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水液代谢虽由胃、脾、肺、肾、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协作而完成,但人体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循环,是通过三焦来实现的。因此,三焦水道的畅通与否,不仅影响到水液运行的快慢,而且也影响到有关脏腑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如果三焦水道不利,就会导致水液代谢的失常,水液输布与排泄障碍,产生痰饮、水肿及过剩能量的淤积等病变[8],从而导致肥胖。

    三焦分为上,中,下三焦,各主功能。其中上焦主要指胸中,含心肺二脏。从功能上讲,心主血,推动血液运行于全身;肺主气,主宣发肃降,将水谷精气布散于全身。因此,上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输布水谷精微,即是输布气血。《灵枢·决气》有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说明上焦有温养全身脏腑组织的作用。而且《难经》认为上焦有受纳水谷的作用,其有云:“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中焦主要指上腹部,包括脾、胃及肝、胆等脏腑。就具体功能而言,胃主腐熟,脾主运化,肝胆主疏泄,并且有助分泌、排泄胆汁,最终有助消化的作用。因此,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转输水谷精微及化气生血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中有云:“中焦……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说明中焦具有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的作用。并且,《难经》也曾有云:“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 而下焦则主要指下腹部,包括肾、膀胱及大小肠。《难经·三十一难》中云:“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道也。”说明下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传导糟粕,排泄二便。又如《灵枢·营卫生会》中云:“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就是说下焦的功能糟粕的排泄:一是从大肠排出大便,一是从膀胱排出小便。

    穴位埋线具有长久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的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8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