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76910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自发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贾迎辉
第1页

    参见附件(2063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自发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自发性心绞痛疗效较好。

    [关键词]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自发性心绞痛;冠心病;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97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b)-047-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痉挛等因素所致冠状动脉狭窄甚至完全堵塞 ,从而引起心肌供血、供氧不足,产生心绞痛乃至心肌梗死等临床表现。临床观察,自发性心绞痛多于安静状态下发作,胸痛的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相关关系,与劳力性心绞痛相比,其胸痛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且不易被硝酸甘油所缓解。本科近年来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自发性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专题组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选择本院2005年9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0例自发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5例,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48~75岁,平均(64.54±7.23)岁;对照组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43~80岁,平均(63.53±6.59)岁。两组患者入院前24 h内均有典型心绞痛发作,且心电图存在相应缺血性ST-T改变,排除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等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硝酸甘油、辛伐他汀、倍他乐克、硝苯吡啶、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血糖水平适当加入胰岛素),每日2次,14 d为1个疗程。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常规检查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记录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记录药物不良反应。

    1.3 疗效标准

    显效:心绞痛不再发作,心电图原有ST段低平和T波倒置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心电图ST段回升0.05 mv,T波变浅50%以上或平坦变为直立;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下,心电图S-T表现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2.0对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2。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系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发作性心前区疼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发病特点分为劳力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的特征是胸痛的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多于安静状态下发生胸痛,与劳力性心绞痛相比,其胸痛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且不易被硝酸甘油所缓解,心肌酶无明显变化,心电图呈一过性ST段压低。研究发现,自发性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粥样斑块破裂出血、局部血小板聚集以及间断发生不稳定血栓或冠状动脉痉挛,使冠状动脉血液灌注短期急剧减少,侧支循环失代偿,引起心肌缺血或出现坏死灶,极易发展为透壁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主要成份为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丹参素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管中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川芎嗪又名四甲基吡嗪, 是伞型科植物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作用机制有:①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供氧而保护心脏。②能使微循环血流速度和微血管开放数目增加,其中对微动脉作用最明显。③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川芎嗪有负变频效应, 离体窦房结灌流表明, 川芎嗪能使结周自律纤维的起博频率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负变频效应,川芎嗪通过这种适度的负性变时性,减少了心肌耗氧量。④有提高红细胞和血小板表面电荷、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促进纤溶活性、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1]。近年来研究表明,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主要与粥样斑块破裂出血, 诱发局部血小板聚集, 附壁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有关[2],在血栓形成初期血小板及其他有形血液成份的聚集是一个可逆性的动态过程[3]。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是通过增加心肌氧供或降低心肌耗氧量而发挥作用的,对于伴有血栓机制参与的自发性心绞痛患者效果较差。而川芎嗪可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 抑制体内及体外的血小板聚集, 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 能预防血栓形成[4],故可有效的治疗自发性心绞痛的发作。

    本文结果显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较单纯西药治疗自发性心绞痛疗效肯定,而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陈开地,屈洪党,王学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6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