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76351
中药干预对咳嗽变异性哮喘预后转归及机制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25日 王海,陈宏,张伟
第1页

    参见附件(1992KB,2页)。

     [摘要] 目的:分析中药汤剂介入治疗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缓解的影响。方法:选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00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00例和对照组300例。结果: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观察发现,治疗组的CVA缓解情况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结论:中药介入治疗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降低典型哮喘的发病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药干预;咳嗽变异性哮喘;转归;预防

    [中图分类号] R25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c)-098-02

    过敏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的儿科呼吸道疾病,一般本人或家属中都会有过敏史。目前称这种哮喘类型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也应该按哮喘治疗[1]。这种哮喘一旦发生,即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正常的生活,给家长造成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其主要的特征表现一般为:咳嗽持续1个月以上,常常在夜间或凌晨出现干咳,不喘也无痰;如果运动或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可促发咳嗽。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缓解[2]。单用西药疗效欠佳,配合中药诊治疗效尚可,现就中药干预对咳嗽变异性哮喘预后转归的影响做简单的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00例,年龄3~9岁,平均(6.12±0.26)岁,男354例,女246例,随机分为中药介入治疗组300例和非介入治疗对照组300例。治疗组的中药介入有多种汤剂介入方法。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分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研究可比性。

    1.2中药介入方法

    中药介入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中药汤剂治疗,主要控制患儿的哮喘病症并进行巩固治疗。汤剂有防哮汤、蜂龙汤、麻杏石甘辛茶汤。防哮汤,组成:黄芪30 g,太子参、枸杞、女贞子、熟地各15 g。以东华集团产DHJ-DW3煎药机煎成汤剂,每剂200 ml,每日服用3次。蜂龙汤,组成:蜂房6 g,地龙10 g,桔梗6 g,苏子12 g,白果10 g,百部10 g,天竺黄3 g,诃子6 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麻杏石甘辛茶汤,组成:蜜麻黄5 g,杏仁6 g,生石膏12 g,细辛2 g,炙甘草4 g,茶叶1撮。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二是预防为主的中药汤剂介入,主要是以杏仁、麻黄、甘草、生地黄等进行预防介入。本次研究的治疗组300例患者均进行了中药汤剂介入治疗,治疗时间均在2周以上。患者在进行中药介入之后,进行中药预防控制,以家庭饮食治疗介入为主。对照组采用西药介入治疗和喷雾治疗。用必可酮气雾剂(每喷含丙酸倍氯米松100 μg,重庆葛兰素威康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治疗,每日1次喷雾。

    1.3 IgE及IL-4、IFN-γ的采样研究

    1.3.1样本采集: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清晨采静脉血3 ml,其中1 ml用于收集血清测IgE;2 ml肝素抗凝,常规方法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用含10%新生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ml,取2支培养管,每管加2 ml,一管自身对照,另一管PHA刺激。置37℃,5%CO2孵箱培养48 h,离心后吸取上清液,血清及上清液于-20℃冰箱保存,6个月内测定上清液中细胞因子含量。

    1.3.2 IgE、(IL-4)、干扰素-γ(IFN-γ)测定:采用ELISA法检测IL-4、IFN-γ、IgE,试剂购于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对比数据采用具体数值和x±s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预后转归结果

    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中药干预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转为哮喘的只有17%,大大低于未干预的对照组(P<0.01)。

    2.2治疗前后化验数据对比

    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前后进行中药介入的治疗组的基本化验数据明显好于对照组。

    3讨论

    3.1研究背景分析

    目前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type asthma,CVA)患者的长期治疗问题,在临床医生中未取得一致的共识,其主要矛盾集中在CVA患者是否需要长期规范地进行中药介入治疗[3]。某些医生制定了6个月~2年的激素吸入疗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由于部分CVA患儿本身即存在着缓解趋势或仅仅发作1次,其研究的可信性暂且不提,不加区别地对所有CVA患儿都使用激素治疗是十分不恰当的[4]。中医认为,CVA既不同于普通咳嗽,又与典型哮喘有区别,有可能是哮喘的一种早期表现,并以中医“治未病”、“未病先治”的预防思想,指出应当“消灭疾病于萌芽中”。临床上提出了“寒热夹杂、肺脾气虚、肺肾两虚、肝郁犯肺”等多种观点来进行治疗。但是与西医情况相类似的是,并不是所有CVA都会发展为哮喘,不少患者仅发作1次,以后再不发作。“是药三分毒”,中医药的过度治疗同样也是不适宜的。可见,中医对CVA的认识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现阶段,在CVA患者中,中药介入的效果显现在什么地方,介入后的良好临床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都在本次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3.2预后转归的影响

    就研究方法而言,中医药研究工作正发生着一种深刻的变革,那就是循证医学思想和现代数据分析技术的引入。医学知识的产生不再是一家一言的总结和传承,而是集体智慧、客观规律的体现。通过数据挖掘等统计技术,在大量杂乱无章的原始数据中,能够相对客观地获得医学知识,能最大程度上减少主观、随机因素的影响[5]。这种研究方法日渐成为彰显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中医药研究所采纳[6-7]。既往CVA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研究病例少,失去了统计学意义;二是往往预先假设结论,再去寻找支持的依据,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主观片面性。由于中医理论的丰富以及CVA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导致这些研究的有效性和可信性大大降低。

    本研究发现,中医药规范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对照组比较,可较明显地改善患儿咳嗽发作频率和程度,长期追踪随访研究发现,中药治疗组转变为典型哮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9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