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2期
编号:12076313
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对HBV携带概念的再认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2期
     [摘要] 用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从流行病学角度对HBV携带的概念进行讨论。结果显示HBsAg与HBV虽有结构、特性及致病机制内在联系,但HBsAg毕竟是HBV的外壳囊膜,两者不应混同。

    [关键词] 流行病学;HBV携带;分子生物学;乙肝病毒

    [中图分类号] R18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4(c)-153-0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医学界一直将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称为乙肝病毒(HBV)携带者,许多报刊、杂志、教科书以及专业性会议、文件等均如此称。由于我国人群血清HBsAg阳性率约为10%,于是说我国HBV携带者为1.2亿。HBV携带是一个十分严肃的科学概念,不仅关系到乙肝流行病学的一系列概念定位、基础理论研究及防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而且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概念及相关人群的入学、入托、入伍、应聘、就业、再就业等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因此,本文试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就HBV携带概念问题,进行以下讨论。

    1 血清检测HBsAg阴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