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204987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在早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25日 沈家昌
第1页

    参见附件。

    沈家昌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医院放射科;

    【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C)在超急性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16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发病1~6h内行CT扫描及发病后24h后复查CT进行双侧大脑密度及脑沟、脑裂对比,发现脑内更多、更早病灶。结果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16例中表现为HMCAS者,均为单侧,且HMCAS诊断脑梗死的特异性高于敏感性,其预后差,死亡率高,16例患者均发现有单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24h后复查CT,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均出现大片状低密度灶,其中7例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消失。结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动态变化有助于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关键词】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价值

    【分类号】R743.3

    脑梗死是由于脑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受供氧区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脑组织坏死或软化。脑梗死的病因有脑血管阻塞性(血栓形成、栓塞)和脑血液循环障碍性(非阻塞性梗死)两大类。根据脑梗死的病理分为缺血性(约占95%)及出血性(占3%~5%)[1]。CT是诊断脑梗死的首选检查方法[2
------
     [摘要] 目的 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C)在超急性期脑梗死CT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16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发病1~6 h内行CT扫描及发病后24 h后复查CT进行双侧大脑密度及脑沟、脑裂对比,发现脑内更多、更早病灶。 结果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16例中表现为HMCAS者,均为单侧,且HMCAS诊断脑梗死的特异性高于敏感性,其预后差,死亡率高,16例患者均发现有单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24 h后复查CT,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均出现大片状低密度灶,其中7例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消失。 结论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动态变化有助于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关键词] 脑梗死;大脑中动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价值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6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