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191149
咽炎茶中生地、麦冬、玄参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5日 覃兴贵 孙兰珍 蔡涛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对中药复方制剂中的单味中药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有一定的难度,而咽炎茶为中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相互干扰性大,在实验方案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可使实验结果不理想,甚至失败。为解决这个问题,查阅了相关资料[6-7]制定了预试验方案,进行了初步试验,如对生地的鉴别,最初选用纯甲醇回流提取1 h,并以氯仿-甲醇-水(70∶30∶5)为展开剂,茴香醛试液加热显色[8],结果是醇提杂质多,展开剂极性小展开速度慢,且由于茴香醛试液含浓硫酸,加热后颜色较深,斑点显示不明显。于是参考六味地黄丸(浓缩丸)中地黄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9],结果斑点显色清晰。

    实践表明,用薄层色谱法,对中药复方制剂中的单味中药进行鉴别试验,若仅参考单味中药的薄层色谱条件,干扰大,成功率低;而参考其他中药复方制剂的相关资料,吸取其有参考价值的部分,对供试液制备方法、展开剂、显色剂等进行调整,则成功概率大为提升。本实验结合实际,参考大量中药复方制剂的文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实验三味中药鉴别试验方案,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供大家参考。

    在制定供试品液和对照品液方法时,仔细确定了两者原料的取样量,调整展开剂极性,以控制展开速度,消除拖尾等现象。

    实验表明,本实验用薄层色谱法对三味中药的鉴别方法简便、合理、可行,可作为咽炎茶质量标准中生地、麦冬、玄参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剑峰,刘春山,任敏,等.补肾生智液的薄层色谱鉴别[J].中国药师,2009,12(11):1663-1665.

    [2] 胡惠平.桃红颗粒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药业,2006,15(12):20.

    [3] 梁少强,谢仕伟,李国荣.咽炎片质量标准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3):81.

    [4] 付秀娟,陈晓亮,苏慧,等.利咽灵合剂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21):1877.

    [5] 陈家进.复方玄泽颗粒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药业,2004,13(7):38.

    [6] 苗明三,李振国.现代实用中药质量控制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1-386.

    [7] 张绍轩,张红岩,司云珊,等.利心丸中生地黄的薄层色谱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2):506.

    [8] 程洪兵,赵永旗.冬菊利咽合剂的薄层色谱鉴别[J].中国药业,2009,18(17):10.

    [9]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598-599.

    (收稿日期:2011-12-1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5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