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5期 > 正文
编号:12315294
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5日 岳彩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各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分析,探讨实验室结果在病情的判断和治疗中的意义。 方法 对21例蜂蜇伤致MODS患者刚入院时、入院第4天、临床治愈出院前的血常规、凝血四项、心肌损伤标志物、肝功能、肾功能等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刚入院时的检测结果中白细胞(WBC)、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均100%升高,转氨酶80%升高,总胆红素(TBIL)70%升高,30%的患者BUN、Cr升高,其中25%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入院第4天30%~40%的患者出现Hb、PLT的下降,BUN、Cr水平与刚入院时比较明显升高(P < 0.01)。出院前Hb、Cr水平与正常参考范围比较仍有差异,其余结果则全部在正常参考范围之内。 结论 蜂蜇伤MODS患者最易受损的是心肌和凝血系统,肾功能受损较少,但病情最为凶险,恢复所需时间也最长,因而及时准确的实验室检查是判断MODS患者病情发展及疗效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蜂蛰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实验室结果;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a)—0109—02

    蜂毒毒素为血液和神经毒素,作用于神经和组织器官中,使内皮细胞发生中毒损害,引起微循环障碍,使脏器受损,严重的可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危及生命,因而及时准确的判断病情,有助于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挽救生命。本文对21例蜂蜇伤MODS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来探讨实验室检测结果在判断MODS的发生及预后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资料完整的蜂蜇中毒导致MODS的患者21例,2008年7月~2011年10月入住本院急诊科,蜂蜇中毒就诊时间为1 h~1 d。所有患者排除既往原发器质性病变。其中12例以全身疼痛、乏力、发热为首发症状入院,采用内科常规激素及对症支持治疗。有9例入院时既已出现酱油色尿、血尿、少尿的症状,除上述治疗措施外,都接受了PE联合CBP治疗。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入院当天、第4天、临床治愈出院前的血常规、凝血四项、心肌损伤标志物、肝功能、肾功能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LSD—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刚入院时的检测结果分析

    刚入院的血常规结果中WBC 100%升高;肝功能检测中转氨酶80%升高,TBIL约70%升高,提示肝功受损;心肌标志物cTn、Mb 100%升高,提示心肌受损;肾功能检测中约30%患者受损,其中有25%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见表1。

    2.2入院第4天的检测结果分析

    与刚入院时比较,第4天的检测结果中,约40%的患者出现Hb和PLT的下降(P < 0.01),BUN、Cr的水平也明显升高(P < 0.01),其他检测结果均不同程度的下降。见表1。

    2.3 临床治愈出院前的检测结果分析

    出院前的实验室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WBC、PLT、心肌损伤标志物、凝血四项、肝功能已完全恢复至正常参考范围。有20%患者Cr仍升高。见表1。

    3 讨论

    蜂毒致病的严重程度与蜂种、被蛰数量、个体对蜂毒的免疫力等因素有关。蜂毒毒素成份复杂,致病机制除毒素直接作用于组织细胞造成损伤外,也可能为蜂毒侵入体内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引起GM—CSF、TNF—α、IL—6、IL—8等细胞因子的释放,进而造成一系列应急反应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使机体器官广泛受损[1]。重度蜂蛰伤可迅速出现全身疼痛、乏力、血尿、少尿、酱油色尿等中毒反应,常导致人体MODS发生。各器官受损的可能原因分析如下:

    本研究中,21例患者血液系统和心肌100%受损,其中,白细胞增高为机体的炎症反应状态,PT、APTT升高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TF释放入血,激活凝血系统引起。凝血功能的异常可导致血小板活化且消耗增多,血小板减少。毒素也导致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引起血小板减少[2]。心肌受损是由于蜂毒毒素既可抑制心肌线粒体Na,K—ATP酶活性,又可使心肌各部分的动作电位时间和复极过程延长,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及心律失常[3]。

    蜂毒毒素激活免疫系统形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可通过诱导杀伤性T细胞应答和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造成肝细胞的大量坏死。蜂毒中的磷脂酶和蜂毒肽可造成红细胞的溶解[4],所产生的红细胞碎片及继而形成的管型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5]。此外,蜂毒引起的肾皮质受损也是造成肾功能损伤的直接原因。

    病理生理研究发现,内皮细胞损伤、炎性介质,以及由此所致的凝血异常、炎症反应状态互相联系形成的网络,是影响多个脏器功能的关键因素[6],常导致血管张力异常,抑制心肌泵血功能,最终引起多脏器功能受损,形成MODS[7—8]。

    从本次收集病例的临床及检验结果分析,蜂蜇伤后以心肌受损最为常见,其次为肝功能损伤,而急性溶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比例为最少,但也最为凶险,此部分病例都是以血尿、酱油色尿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入院第4天BUN、Cr的水平比入院当天的水平明显升高(P < 0.01),而入院当天原本正常的Hb、PLT水平,第4天时已明显下降(P < 0.01),可见红细胞的破坏和肾功能损伤是渐进的过程,应随时检测。在出院前的检验结果复查中,Cr高于正常参考范围,分析原因为:肌酐的分子大于尿素,通过CBP不能完全清除,而且肾脏细胞和功能的恢复需要半年以上,导致血肌酐偏高。此外,肾脏是产生红细胞生成素的重要器官,肾功能受损必定影响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进而影响HGB的浓度。因而出院也应定期复查血肌肝、血红蛋白的水平。

    综上所述,蜂蜇伤中毒会引起多器官损害,通过及时准确的实验室检查可帮助判断脏器损害的范围和程度,为采取及时有效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夏成云,张国元,谢建平,等. 蜂螫伤中毒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7):592—595.

    [2] 王炘.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患者凝血功能的研究[J]. 中国综合临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5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