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5期 > 正文
编号:12315222
A2亚型血清学与基因分型结果的比对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5日 杜振军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本文实验结果表明:A2B亚型在AB型中比例明显高于A2亚型在A型中比例,与向东等[4]报道相符;A2亚型血清学试验与基因分型结果之间不存在差异,而A2B亚型血清学试验与基因分型结果之间存在差异,以上两组结果相符性之间也存在差异,前者明显高于后者;A201在A型献血者中的比例与A201B在AB型献血者中的比例不存在差异;A205在A型献血者中的比例与A205B在AB型献血者中的比例存在差异,后者明显比前者高。Ogasawara等对以上现象的解释是某些强势B基因对A基因有抑制作用所致。而向东等[4]则认为较为合理的解释是:A2本身是异质性的,某些A2型转移酶转移—N—乙酰半乳糖基的能力较弱,不能将某些类型的H抗原(如3型H抗原) 转变成A抗原,因此,无论在A2亚型还是A2B亚型中均表现为亚型;另一些A型转移酶能够将各种类型的H抗原转变为A 抗原,只是效率较差或转移酶的量较少,因此,当红细胞上仅存在A 型转移酶时不容易被发现,而当同时存在B 型转移酶时,由于竞争作用,表现出A 抗原明显减弱的现象。另外,还可能是由于核苷酸的编码,蛋白质的合成、多糖的形成等阶段,在人类红细胞ABO抗原表面的表达过程中呈现了不同作用,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基因水平的调控又包括ABO基因外显子、内含子序列的突变或缺失、不同的mRNA 转录剪接方式、调控区域(启动子、转录因子、增强子、Chi序列、CpG 岛、甲基化/去甲基化)的变化等[5—6];而在本实验中笔者只对该标本ABO血型基因的第6、第7外显子进行了测序,其他区域是否有变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本文结果提示血清学与基因分型结果在血型鉴定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仅仅通过血清学来鉴定A2亚型是不可取的,必须结合基因分型技术来判断结果。

    [参考文献]

    [1] 洪小珍,应燕玲,许先国,等. ɑ—1,3—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基因742C>T突变导致A2亚型[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19(3):702—705.

    [2] 喻琼,吴国光,邓志辉,等. 中国汉族人群A2亚型分子遗传背景的研究[J]. 中国输血杂志,2004,17(2):83—86.

    [3] 许先国,洪小珍,吴俊杰,等. ɑ—1,3—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基因467C>T和539G>C变异导致A2亚型[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6, 14(4):808—811.

    [4] 向东,刘曦,郭忠慧,等. 上海地区中国人群中ABO亚型的研究[J]. 中国输血杂志,2006,19(1):25—26.

    [5] 卢亮,喻琼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6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