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6期 > 正文
编号:12315129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腰椎后路手术术后脑功能障碍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5日 罗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腰椎后路手术术后脑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 选择30例患者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并与30例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患者比较,在治疗后1、5、7 d两组MMSE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治疗后7 d患者的主要精神症状。 结果 两组术后1 d时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5 d和7 d,观察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7 d,观察组存在定向障碍、语言障碍、记忆障碍以及精神萎靡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老年实施腰椎后路手术后的患者,较易出现术后脑功能障碍,使用双侧的星状神经节阻滞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有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老年;腰椎后路;术后脑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b)—0052—02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erior approach with cerebral dysfunction,POCD)是患者术后出现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临床特点为认知能力减退、焦虑、记忆受损、语言理解能力和社会融合能力减退[1]。本研究入组的患者均为实施腰椎后路手术后出现POCD的老年患者,本组主要通过对患者双侧的星状神经节进行阻滞,发现其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脊柱外科在全身麻醉下实施的老年腰椎植骨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存在一定的脑功能障碍,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1~88岁,平均(71.3±6.5)岁,文化程度:文盲或小学23例,中学或以上7例,体重41~78 kg,平均(61.5±3.3) kg,手术时间115~280 min,平均(153.3±56.5) min,术中出血300~1 600 mL,平均(515.5±65.0) mL;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0~87岁,平均(72.3±6.6)岁,文化程度:文盲或小学24例,中学或以上6例,体重42~79 kg,平均(63.0±3.9) kg,手术时间120~280 min,平均(161.5±60.5) min,术中出血250~1 700 mL,平均(520.5±65.5) mL,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体重、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低流量吸氧,并尽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尽早拔出胃管、导尿管等,对照组患者主要通过加强患者监护,并使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每日1次,使用药物为甲钴胺0.2 mg+利多卡因60 mg使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5 mL,分别对双侧的星状神经节进行阻滞,并以患者阻滞侧出现霍纳综合征为标准。

    1.3 观察指标

    使用MMSE量表进行评价,并按照文化程度区分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文盲小于17分,小学小于20分,中学以上小于24分为痴呆。在治疗后1、5、7 d比较两组MMSE量表评分变化,并统计治疗后7 d患者主要精神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使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1 d时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均在最低值判定文盲痴呆范围内,治疗后5 d和7 d,观察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且基本达到正常范围。见表1。

    2.2 治疗后7 d两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比较

    治疗后7 d,观察组存在定向障碍、语言障碍、记忆障碍以及精神萎靡的比率均为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23.3%,30.0%和50.0%(P < 0.05)。见表2。

    3 讨论

    脊柱外科手术要求术野清晰,术中适当控制性降压可以明显减少出血量,利于手术操作,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但此类手术对麻醉要求较高,不但要有适当的麻醉深度,还要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如果术中低血压时间过长,导致脑供血不足,能引起能量代谢障碍、葡萄糖利用减少、蛋白质合成异常、神经递质改变、胆碱能受体缺失、脑白质损害和神经元缺陷等,严重的脑缺血能引起海马区细胞死亡和空间记忆障碍,脑低灌注还是少突神经胶质细胞DNA断裂的原因[2]。手术类型与POCD的发生有直接关系,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后,83%的患者术后近期出现POCD,本研究入组患者为进行腰椎后路骨折内固定、植骨融合患者,其发生POCD可能是因为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较多,加大了手术应激,加上患者年龄大,机体功能下降,同时术中俯卧位时间长,而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尤其是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更易发生POCD,糖尿病容易并发心脑血管病变使血管调节功能受损,尤其是糖尿病存在代谢紊乱,且血糖浓度异常会影响脑组织能量代谢,在手术、创伤、应激或低血压的情况下易对大脑造成损害[3]。本研究观察组对患者的双侧星状神经节进行阻滞后,相对于实施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患者,治疗后7 d,观察组存在定向障碍、语言障碍、记忆障碍以及精神萎靡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发生以上改变的比率分别为20.0%,23.3%,30.0%和50.0%,同时发现治疗后5 d和7 d,观察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基本达到正常范围。星状神经节阻滞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法,通过阻滞颈部交感神经节来改善脑部血供,解除颅内血管痉挛,使血管管径扩张,血管阻力降低,血流速度向正常转化,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状态,调节紊乱的自主神经功能[4]。

    星状神经节阻滞通过改善下丘脑血液循环而调节下丘脑的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而使机体的自主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等功能得到改善,从而对全身各脏器功能起到协调作用,有利于其生理功能的恢复[5]。基础研究表明,通过星状神经阻滞治疗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主要是通过降低神经细胞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对脑组织的缺血损伤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提高了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对于促进患者受损神经细胞生长、分化,延长其生存时间,保证其正常功能有一定意义。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机体遇到手术创伤、麻醉药物及麻醉操作等做出适应性调节时能起到正面协同作用,帮助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尽快、更好康复外,而且无喉返神经麻痹,既能双侧同时进行,也能避免颅内缺血现象,能更好地改变脑血供[6]。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老年实施腰椎后路手术后的患者,较易出现术后脑功能障碍,使用双侧的星状神经节阻滞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1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