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6期 > 正文
编号:12315165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5日 金鑫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24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西医组(常规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组(常规西医+辨证中医治疗)各120例,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中西医组有效控制率(47.5%)、显效率(31.6%)、总有效率(98.3%)均显著高于西医组,无效率(1.7%)显著低于西医组(P < 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COPD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COPD;老年人;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b)—012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衰退,体质变弱、免疫能力下降等原因非常容易诱发COPD,是COPD的高发群体[1]。COPD不仅严重威胁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院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COPD,效果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2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COPD的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1)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临床症状相似疾病;(2)合并严重肝肾功能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3)意识昏迷或有精神疾病。其中,男156例,女84例;年龄58~84岁,平均65.8岁;病程2个月~17年,平均6.9年;肺功能分级:Ⅲ级133例,Ⅳ级107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呼吸不畅等。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各1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西医组 进行常规西医治疗:(1)持续进行低流量给氧,氧浓度以30%左右为宜;(2)采用4代头孢进行抗感染治疗;(3)取甲泼尼龙40 mg(生产商:Pharmacia Italia S.p.A;注册证号 H20070174)加入1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7 d后,甲泼尼龙剂量减为20 mg,继续治疗7 d后观察疗效;(4)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生产商:北京海德润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1022421:规格:14 g∶8.4 mg(异丙托溴铵)]一次40 μg,1日4次,连用14 d。

    1.2.2 中西医组 中西医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辨证为实证者,基本药方为:桔梗、白芥子、法夏各10 g,丹参、北杏、厚朴各15 g。(1)肺热者,临床表现为舌苔发黄、舌头发红、痰黄且稠,可加黄芩、鱼腥草、浙贝、赤芍、桑白皮、石膏;(2)肺寒者,临床症状为舌苔发白,舌淡,痰白且稀,可添加干姜、麻黄、防风及细辛。

    辨证为虚证者,进行理脾补肾,基本方为:补骨脂、白术、茯苓、白芍各15 g。(1)气虚者,临床症状为纳差、乏力、气虚,可加党参和白毛桃;(2)阳虚者,临床表现为畏寒怕冷、四肢冰冷、舌淡、腰酸,可加附子、蛤蚧、肉桂;(3)阴虚者,临床表现为面红、舌红、苔少、盗汗,可加熟地、麦冬、生地、五味子;(4)心悸者,可加龙骨及牡蛎;(5)下肢水肿者可加车前子、泽泻、猪苓。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显著改善90%以上,肺部啰音消失为降至轻度水平;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60%~90%,肺部啰音改善到中度或轻度;有效:临床症状改善30%~60%,肺部啰音轻微改善;无效:程度无变化;临床症状改善30%以下或者加重,肺部啰音无改善或加重。其中,总有效为有效控制、显效和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组有效控制率(47.5%)、显效率(31.6%)、总有效率(98.3%)显著高于西医组,无效率(1.7%)显著低于西医组(P < 0.05)。见表1。

    3 讨论

    COPD的常规西医治疗主要是从细菌、病毒感染致病角度出发,临床上多使用抗生素治疗,近期疗效显著。但是长期的西医治疗容易使患者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导致菌群失调并发真菌感染[3],且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长期累加容易使患者出现乏力、纳差、盗汗等各种不良反应,同时还会对患者肝肾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进而导致肝肾等脏器失调,加重COPD病况[4],长期效果并不明显。

    中医将COPD界定为“肺胀”范畴,认为COPD多为外因所致,且认为老年人患者群体的虚证比较显著,多为阴阳两虚。笔者认为,老年人身体通常比较虚弱,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均下降,加上COPD的病程通常较长,老年人长期受疾病困扰容易损伤肺气,进而影响脾、肾等主要脏器,肺气亏虚,津液难生,液聚为痰,痰湿侵肺,如此循环使得疾病难愈。

    肺胀的主要病理为痰浊水饮与血瘀互相影响[5],从此病理出发,在临床治疗上以“补虚扶正”、“祛邪”为治疗原理,进行辨证治疗。本文中医治疗中一直将痰瘀证贯穿到治疗的始终。中药配方中,桔梗、北杏、厚朴有降肺气之功能,使得津液能够均匀输布到主要脏器中。白芥子专门化解膜间之痰,法夏有祛湿化痰之功效,丹参则活血化瘀。因此,基本方即是针对COPD的致病机制和临床症状而制,能够有效控制COPD的临床症状[6]。此外,中医辨证治疗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况,在基本配方的基础上适当增减药物,能够充分重视患者及病情之间的个体差异,更具有针对性,因此,效果也更为显著。此外,中医多药性温和,对患者机体损伤不大,因此,长期服用亦无妨,患者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西医加中医辨证治疗将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各自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在老年人COPD临床治疗的有效控制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应当在临床上加以重视并进行推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0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