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6期 > 正文
编号:12315171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5日 于春荣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5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54例患者为观察组,护理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AMD评分。 结果 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抑郁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护理疗效;抑郁

    [中图分类号] R743.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b)—0132—02

    脑卒中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1—2]。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降低了生命质量[3—4]。有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5—6]。为了探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疗效,本院选取108例脑卒中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9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8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4.6±10.2)岁,其中,男67例,女4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排除患有心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异常、血液类疾病、精神类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5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54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间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同样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包括血压调节、降低颅内压、细胞活化剂、神经营养治疗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内容为常规药物使用指导、饮食指导、心理安慰、保持病房通风及环境卫生等。观察组入院3 d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内容为:(1)心理护理。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给予其鼓励和支持,尽量消除其不良的心理因素,使其可以积极主动配合治疗。(2)健康教育。为患者进行疾病的宣传和治疗讲座,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掌握自我护理方法。(3)体位护理。护理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功能体位,翻身时也要保持各关节的功能位,可由护理人家或家属帮助完成体位变换。(4)活动训练。为防止偏瘫、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痉挛等并发症,需帮助患者完成被动训练,主要为床上活动,如伸屈关节等。当患者肌力达到三级以上时,可以采取主动训练,由患者自己完成握手、按摩、抬腿等活动。适时进行行走训练,可进行摆动相和站立相的行走,在运动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可以适度加快速度和跨越障碍物的训练。(5)语言能力训练。指导患者多进行四肢的灵活性训练,培养吃饭、刷牙、扣扣子等日常能力,同时借助录音机,从发音对口型开始教患者进行语言训练,由护理人员演示进行指导,循序渐进由简到难,多给予患者鼓励。(6)出院指导。叮嘱患者的药物使用,坚持语言和肢体训练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标准,抑郁评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评分标准参考徐淑云等[5]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

    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结果显示(见表1),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结果显示(见表2),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脑卒中的临床特点为三高,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多数脑卒中患者不同程度失去了工作能力,甚至出现了重度残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如何改善患者预后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在常规脑卒中治疗药物使用基础上,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逐步显现。

    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肌肉及关节的多种运动可以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大量的感觉冲动,进而刺激脑部血流,通过有效调节机体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可以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机体休眠突触的苏醒及侧枝张芽,生成新的突触,进而在机体内建立新的神经网络,使得神经系统得以再塑。脑卒中患者往往伴有严重的抑郁病症,大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的心理病症也会加速病情的发展,家庭增加了精神痛苦的同时,还增加了经济负担[7]。通过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配合治疗的心态,良好的心境有助于对患者开展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干预[8]。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显著提高。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也得到了良好改善,精神抑郁状况也明显好转,更利于疾病的治疗。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大幅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情感功能。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抑郁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 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1(1):66—67.

    [2] 董秀华.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观察[J]. 西南军医,2010,12(5):1005—1006.

    [3] 林丽华,何春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8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