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338679
奥沙西泮与劳拉西泮治疗老年人广泛性焦虑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5日 蒋正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奥沙西泮与劳拉西泮治疗老年人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焦虑综合征老年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奥沙西泮组和劳拉西泮组,每组36例,劳拉西泮组使用劳拉西泮片治疗,奥沙西泮组使用奥沙西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 结果 奥沙西泮组患者显效率为83.3%,劳拉西泮组显效率为58.3%,奥沙西泮组患者显效率高于劳拉西泮组(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奥沙西泮治疗老年人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优于劳拉西泮,更加适合在老年人中应用。

    [关键词] 奥沙西泮;劳拉西泮;老年人;广泛性焦虑症;有效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1(b)-0085-02

    广泛性焦虑症是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不安,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该病容易复发和再发,难以治愈[1]。本病的治疗首选药物是苯二氮■类催眠镇静剂,介于某些苯二氮■类药物使用后的不良反应以及其成瘾性,所以临床对于此类药物应慎用,本研究主要探讨奥沙西泮与劳拉西泮在治疗老年人焦虑症的疗效以及安全性的方面的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精神科收治的焦虑综合征老年患者72例,所有患者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14分,排除严重肝肾心肺功能障碍、嗜烟酗酒,以及妊娠、哺乳期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各36例,奥沙西泮组:男13例,女23例,年龄60~70岁,平均(65.5±10.3)岁,病程1~12个月,平均(6.3±1.9)个月;劳拉西泮组:男15例,女21例,年龄60~72岁,平均(66.9±9.9)岁,病程1~12个月,平均(6.4±1.7)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

    本组患者入组后均停用所有抗焦虑治疗药物,其中奥沙西泮组口服奥沙西泮片(上海研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5 mg/次,每日3次;劳拉西泮组使用劳拉西泮,开始剂量为2 mg/d,并根据患者视病情变化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最大剂量为12 mg/d;两组均以连续治疗6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

    1.3 疗效评定

    根据HAMA量表的减分率判定疗效:治疗前与治疗6周后HAMA量表评分 < 7分计为痊愈,减分率≥50%计为显效,< 50%为无效[2]。显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奥沙西泮组患者显效率为83.3%,劳拉西泮组显效率为58.3%,奥沙西泮组患者显效率显著高于劳拉西泮组(χ2 = 4.303,P = 0.038)。见表1。

    2.2 两组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发生恶心食欲减退、头昏乏力、性功能障碍以及嗜睡的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广泛性焦虑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临床治疗时间长,且效果欠佳,所以治疗难度较大,较为棘手,本研究使用的奥沙西泮属于苯二氮■类药物之一,具有抗焦虑、抗惊厥、镇静催眠作用,主要用于缓解焦虑、紧张、激动和酒精戒断症状[4]。其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主要机制是:γ-氨基丁酸-A(GAGB-A)门控氯通道与苯二氮■受体复合物上的苯二氮■部位结合,增强γ-氨基丁酸的抑制作用,同时通过γ-氨基丁酸调节通道增加氯通道的活性,同时还有研究称,其可能还通过抑制以杏仁核为中心的恐惧通路的神经元活性从而对广泛性焦虑有效[5]。该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嗜睡、头昏、乏力以及性功能障碍等,另有研究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成瘾性,长期应用停药后可能出现精神激动或抑郁症状[6]。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奥沙西泮组患者显效率为83.3%,劳拉西泮组显效率为58.3%,奥沙西泮组患者显效率显著高于劳拉西泮组,奥沙西泮的不良反应以头昏、嗜睡、乏力、震颤等为主,且持续时间较长,短期疗效较为肯定[7]。治疗6周,两组患者发生恶心食欲减退、头昏乏力、性功能障碍以及嗜睡的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奥沙西泮能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还有增强GABA与GABAA受体相结合的作用,GABAA受体是氯离子通道的门控受体,由两个α和两个β亚单位(α2β2)构成Cl离子通道,催眠剂量主要抑制多突触反应,减弱易化,增强抑制。可增强GABA介导的Cl离子内流,减弱谷氨酸介导的除极,延长Cl离子通道开放时间,增加Cl离子内流,引起神经细胞的超极化。在较高剂量时,还能抑制Ca离子依赖性动作电位,抑制Ca2+依赖性递质的释放,产生与GABA相似的作用。笔者认为,劳拉西泮治疗老年人广泛性焦虑症,与奥沙西泮相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但劳拉西泮临床疗效优于奥沙西泮,所以更加适合在老年人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涌超,陈元生,梁雪梅. 文拉法辛与劳拉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3):278-279.

    [2] 杨剑虹,沈鑫华,李良. 坦度螺酮与劳拉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 医药导报,2008,27(10):1201-1202.

    [3] 郭崧炜,郑广翔. 米氮平与劳拉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对比观察[J]. 吉林医学,2009,30(19):2331-2332.

    [4] 张健平. 神泰片与奥沙西泮联合治疗酒精所致焦虑综合征疗效观察[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6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