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338694
清心化痰导眠汤治疗顽固性不寐76例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5日 刘贵成 林源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系统观察清心化痰导眠汤治疗顽固性不寐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36例顽固性不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清心化痰导眠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停药3 d后统计其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清心化痰导眠汤能够化痰热湿浊、清心热、理气和中安神,对顽固性不寐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顽固性不寐;痰热内扰证;清心化痰导眠汤;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5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1(b)-0114-02

    不寐,属于古医籍“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范畴,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多以入寐困难,寐而易醒,再寐更难,或时寐时醒,或伴多梦等为其主要症状。顽固性不寐以脑力劳动者较为多见,持续时间更长,症状更重,缠绵难寐,严重者出现心因性障碍,甚至彻夜难寐,痛苦莫名,反复使用西药鲜有满意者,值得重视。笔者2009年5月~2011年12月用自拟清心化痰导眠汤加减治疗顽固性不寐76例,疗效确切,较为满意,现总结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取的136例患者均为2009年5月~2011年12月本院失眠门诊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36例;年龄20~60岁,病程0.5~5.0年。对照组6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20~60岁,病程0.5~5.0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西医则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2]中的失眠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不寐之痰热内扰证。临床特征为:入寐困难,寐而易醒,难以再寐,睡眠不安,常伴多梦,心烦胸闷,口干口苦,头昏头疼,健忘,舌质红,苔腻或微黄腻,脉滑或弦滑而数,白天亦精神萎靡不振,工作能力下降,但排除由于躯体性疾病以及精神障碍性疾病导致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自拟清心化痰导眠汤治疗。方药组成:法半夏15 g,竹茹9 g,枳实12 g,陈皮10 g,茯苓30 g,石菖蒲15 g,生龙牡各30 g,夜交藤30 g,合欢花15 g,麦门冬15 g,丹参20 g,生姜10 g,生甘草6 g。每日1剂,先浸泡30 min后,水煎取汁约400 mL,早晚温服。加减法:痰盛者加天竺黄,躁扰不安者加琥珀、朱砂,心悸不安者加珍珠母,头痛者加天麻、钩藤、白蒺藜,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瓜蒌仁,咽痛者加栀子、黄芩,血压高者加夏枯草、桑白皮、白蒺藜,有瘀象者加桃仁、红花。治疗前正在服用安定类药物者应即停用。

    对照组服用艾司唑仑片(临汾宝珠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4021484)2 mg/次,每晚睡前半小时口服。

    两组患者均嘱其调情志,戒燥怒,适饮食,睡前慎用烟、酒、茶及咖啡等,均于服药2个疗程结束停药3 d后统计治疗效果。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结合临床判定。痊愈:睡眠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达6 h以上,醒后头脑清醒,精神好。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醒后未感疲乏。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有所增加,但是不足3 h。无效:治疗后睡眠无明显改善者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35岁,教师,2009年10月21初诊。患者于1年多以前因夫妻感情破裂离异后,心情欠佳,渐至入睡困难,入寐浅而易醒,从开始时尚能入寐4~5 h,渐次越来越少,有时甚至整夜不能入寐,烦躁易怒,精神恍惚,头昏心悸,胸闷不舒,口干微苦,但不欲多饮。曾间断服用过阿普唑仑等西医药物,因担心其副作用大而未持续。现形体偏瘦,精神萎靡不振,面色晦而黄,舌质红,苔微腻,脉弦滑略数。此属痰热内扰型不寐,法当化痰浊、清心热、和中安神,予清心化痰导眠汤,日1剂,浸泡30 min后,水煎取约400 mL,早晚温服。并嘱其放下思想压力,宽胸释怀,随遇而安,安心调治。

    二诊(2009年11月5日):服药后,现已能入寐5~6 h,但易醒,仍感心烦,口干微苦不欲饮,舌脉同前。随加栀子9 g,以清其无形之火,再进14剂,早晚温服之。

    三诊(2009年11月24日):患者已基本能正常入寐,烦躁感明显减轻,食纳尚可。精神状态明显改善,面色有所好转,舌质、舌苔较前转为淡薄。随嘱其主动增加社会活动,积极恢复社会角色,调节饮食,增加营养,俟其逐步康复。然患者为巩固疗效,坚持再服药,前后服药60余剂,未再发。

    4 讨论

    目前,临床常用的西医药物苯二氮■类和非苯二氮■类[4]等是通过改善人体的正常觉醒和睡眠状态治疗不寐的,因其服用方便、起效快、效果可靠、价格低,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占据着主体地位。但笔者认为,长期单纯使用此类药物治疗顽固性不寐,难以治本,容易产生药物依赖。临床上求治于中医治疗的不寐患者,大多数是用了西药而疗效欠佳者,应该引起重视。中药的复方制剂,成份复合,顺应阴阳盛衰之大理,多因素、多靶点、多环节发挥作用,使人之寤寐遵循“天人相应”之理,复其昼精夜寐之常,即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灵枢·素问》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就是这个观点。

    近年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人文及自然环境的极大变化,疾病谱也出现了很大变化,不寐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常见的临床病症,年轻化趋势也在加快。笔者认为,其迁延不愈而为顽固性不寐者,虽证有种种不同,但总以痰热内扰者居多,并有虚实夹杂的特点。这与古代医家的认识也有相似之处。《景岳全书·不寐》云:“不寐证虽病有不一,唯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景岳全书·不寐》又云:“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

    笔者临床使用的清心化痰导眠汤,以《三因极一病证方论》[5]之温胆汤清化痰热湿浊、清胆和胃降逆,祛其邪也;麦冬、茯苓清心热、宁心神、助其正也;生龙骨、生牡蛎潜阳敛阴、安神宁心,使惶恐之心绪得以静谧,使外张之邪势得以内敛;石菖蒲、合欢花、夜交藤擅于调节大脑之兴奋抑制功能,既芳香化痰浊,还镇静安神;久病则必瘀,头痛、健忘、面晦即其征也,故用丹参活血化瘀行气且养血安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5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