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2347468
颅脑CT在婴幼儿期影像学“正常”的早产低体重儿随访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25日 黄高贵 刘芸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索颅脑CT在婴儿期脑影像“正常”的早产低体重儿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103例婴幼儿期脑CT结果“正常”的早产低体重儿在12个月及18个月时行脑CT检查。 结果 103例早产低体重儿在12个月随访时脑CT异常率为8.7%,在18个月随访时脑CT异常率为7.8%。 结论 脑CT检查有助于发现脑神经发育异常者,可作为早产低体重儿的随访常规检查手段。

    [关键词] 早产低体重儿;脑神经发育状况;随访;影像学评估;计算机断层扫描

    [中图分类号] R44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c)-0096-02

    随着我国围产医学迅速发展,危重儿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危重儿救治成功之后的医学问题,已成为当今医学面临的难题之一。有研究证实[1-2],妊娠及围生期因素影响与婴儿的神经发育,与脑瘫和神经发育迟缓等关系密切。当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脑部影像学(B超、CT)检查异常时,往往提示患儿可能出现脑神经发育状况异常。然而,有文献报道[3-4],一类婴儿期脑部影像“正常”,仍会出现神经发育障碍的情况,本文整理其影像随访结果,以便为更好开展高危儿随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婴儿的随访与康复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l 一般资料

    选择昆明市儿童医院康复科高危儿随访专科2004年4月~2008年4月的门诊患者,符合随访入组标准:(1)出生体重<2 500 g;(2)孕周<37周;(3)出生后0~90 d的脑部影像检查提示“正常”;(4)神经心理学评估和神经发育检查未发现异常;(5)均无先天性疾病。共入选103例患儿,其中,男66例,女37例;出生时孕龄:28~36周,平均(33.67±2.03)周;年龄1~62 d,平均(33.82±17.06) d[未纠正为35~90 d,平均(78.14±11.28) d]。列为研究对象126例,失访23例。失访原因:认为患儿健康无必要再随访者5例,不愿再行CT检查者3例,变更居住地而不方便者1例,无法联系者4例,其他10例。

    1.2 方法

    1.2.2 随访时间 12~18个月(采用纠正至40周后再计算时间)。

    2 结果

    3 讨论

    早产低体重儿脑部影像“正常”和神经心理学评估和神经发育检查未发现异常的,其后的脑神经发育近1/10者仍会出现异常[5]。本组资料中,在12个月时头颅CT影像检查阳性率为8.7%,在18个月时为7.8%,提示首次就诊脑CT等影像学检查“正常”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暂不能以此检查结果“正常”告知家长脑部或发育没有问题,应按高危儿进行随访。其中,脑CT是发现其脑神经发育异常的重要影像学指标。

    早产低体重儿颅脑CT异常以侧脑室扩张、白质软化、脑白质减少多见,并无特异性,与时正义等[6-8]研究的早产儿颅脑CT表现大致相近。有研究发现[5],早产低体重儿脑部影像“正常”者的脑瘫发生率为6.8%。Laptook AR等[4]曾对1 473例新生儿期检查脑部B超正常的极低体重儿进行了随访,脑瘫发生率为9.4%,提示早产低体重儿在新生儿期脑部影像表现正常,脑神经发育障碍仍比正常体重婴儿的发生率高。因此,出生后在0~90 d接受过脑部CT影像检查结果“正常”,并不意味着将来脑影像学正常,更不意味着患儿的脑神经发育正常,仍需随访观察。尽早发现异常,尽早康复,从而提高危重儿的抢救成功之后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太梅,李松,赵凤临,等. 早产儿脑性瘫痪婴儿期症状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15(4):319-321.

    [2] 王太梅,李徐玲,杨亚丽,等. 脑瘫流行病学研究进展[C]//第四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一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0-06-17.

    [3] Hayakawa M,Okumura A,Hayakawa F,et al. Nutritional state and growth and functional maturation of the brain in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J]. Pediatrics,2003,111:991-995.

    [4] Laptook AR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4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