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期
编号:12362004
血虚证中医药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期
     [摘要] 血虚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候之一,血虚与免疫功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在血虚状态时,气失依附,防御功能下降,进而导致各种病邪的侵入。现代医学亦证实,人体在贫血状态时,各种免疫功能均下降。本文就血虚证与贫血、免疫功能关系及中医药治疗血虚证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关键词] 血虚证;中医药;贫血;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 R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a)-0016-03

    本文就血虚证与贫血、免疫功能关系及中医药治疗血虚证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1 中医对于血虚证的认识

    1.1 血虚证的概念

    血虚证是由失血过多,或脾胃虚弱,或血液生化之源不足,或因瘀血阻滞新血不生等原因所导致的血液不足或血液营养功能低下,脏腑组织器官失养的病理状态。临床常见面色淡白或萎黄、毛发不泽、唇舌、爪甲淡白、头昏、视物昏花、心悸、健忘、失眠、乏力等虚弱症候[1]。

    1.2 血的生成及与脏腑的关系

    中医认为血的生成过程与五脏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尤以脾胃重要,但与心、肺、肝、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脾胃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心主血脉,心生血;水谷精微注肺生清血;肾藏精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