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60209
CT扫描对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谈嘉祺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48例术前经CT检查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追踪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将病理结论同CT影像诊断进行对比。 结果 经CT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的48例患者,经术后病理均确诊为阑尾周围脓肿,CT的诊断准确率为100%。 结论 CT诊断阑尾周围脓肿安全、无创伤、准确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阑尾周围脓肿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 CT;阑尾周脓肿;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c)-0106-02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的常见病,当阑尾发生化脓性炎症或穿孔后,机体的大网膜及肠系膜便会移行到右下腹部并包裹阑尾,从而形成阑尾周围脓肿,一般于右下腹部可触及[1]。CT等影像学检查对临床诊断阑尾周围脓肿具有较高价值,笔者于2010年2月~2012年2月应用CT诊断了48例阑尾炎周围脓肿病例,并同术后病理进行了比对,以探讨CT诊断阑尾脓肿的准确性和价值,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8例研究对象均为本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年龄16~57岁,平均42.4岁,男性31例,女性17例,病程3~14 d,平均4.7 d;48例患者腹部可触及包块及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同时伴有右下腹疼痛者18例,曾有典型右下腹疼痛病史者16例,另有9例患者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为(7.9~20.1)×109/L。

    1.2 检查方法

    1.2.1 CT检查 应用仪器为GE CT/e,扫描层厚为1 cm,层距1 cm,平卧位,于患者一次性屏气下完成所有扫描过程(从患者第三腰椎水平开始扫至盆腔上部);行CT扫描前,先给予常规肠道清洗,并口服肠道对比剂以对肠腔进行造影;先行平扫,采用60%泛影葡胺静脉团注后,再对患者实施CT增强扫描。

    1.2.2 病理检查 将48例病例的术后48份组织标本进行处理,切超薄片后,常规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分析组织细胞的形态变化、硫荃染色,做出定性诊断。

    2 结果

    2.1 CT影像表现

    48例患者均表现为右下腹部的局限性肿块影,密度为混合性,肿块直径为3.1~10.2 cm,CT值为18~37 HU;肿块边缘清楚者26例,边界模糊不清且表现为絮片性高密度影者25例(图1),局限性肿块影周围伴有结肠胀气者34例;7例患者肿块影周围伴有气体影,4例肿块影边缘有钙化灶(呈斑点状);12例患者同时有盆腔积液,16例患者肿块影周围结肠出现压迫变形表现,15例患者腰大肌、髂腰肌的前缘显示较模糊。48例患者行增强扫描后脓肿壁呈环形强化(图2),肿块外形不规整,肿块内密度均匀或者欠均匀及有轻度的强化区。

    2.2 诊断准确率

    48例经CT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病例,术后病理结果均确诊为阑尾周围脓肿,CT诊断准确率为100%。

    3 讨论

    阑尾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常见并发症,是阑尾炎病变在临床中的进一步发展,其发生部位随着患者阑尾解剖部位不同而不同[2];多数情况下,阑尾周围脓肿处于机体的盲肠或者回肠后方,CT检查相对于其他辅助检查如彩色多普勒等而言,其受机体肠道内气体的影响很小,进而能够将位于腹腔深处的阑尾周围脓肿完全显示出来,并可清晰显示脓肿的外形、大小范围及同周围脏器的关系等,同时对脓肿周围组织的某些病理改变,如肠道积气、临近的肠系膜脂肪间隙欠清晰、腹膜腔内积气、盆腔及腹腔积液、阑尾内粪石等情况也可清晰地予以显示[3],从而为临床明确阑尾周围脓肿诊断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特别对于异位阑尾炎周围脓肿,CT检查更具有意义。

    曾经有文献报道[4],CT诊断阑尾周围脓肿具有高度特异性(甚至可达到100%),CT不仅可准确诊断阑尾周围脓肿,且可非常精准地鉴别阑尾是否并发穿孔。本次研究中,48例经CT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者,术后病理均被确诊,CT的诊断准确率高达100%。笔者将本次研究结果同国内外相关文献相结合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认为CT诊断阑尾周围脓肿的影像征象有以下几个方面:(1)右下腹部位于盲肠后方、腰大肌前方的肿块影,且呈局限性混合性密度;(2)于发生病变的阑尾的周围脂肪间隙可显示有高密度模糊影改变,呈点片状及云絮样;(3)同发生病变的阑尾相临近的肠腔内积气;(4)右侧腰大肌的前缘显示不清晰,较模糊;(5)于肿块内或者阑尾腔的外面显示有气体影或者结石影[5];(6)行增强扫描,显示脓肿壁呈环形且明显强化(此征象对于阑尾周围脓肿的鉴别诊断有极大参考价值)。

    应用CT扫描对阑尾周围脓肿进行诊断时,当与一些其他疾病做出鉴别,主要包括有:(1)肠道回盲部的肿瘤性病变。回盲部肿瘤性病变的CT影像主要显示为病变肠壁厚度增加且不规则,一般表现为偏心性,也有部分显示为环形;行增强CT扫描后,回盲部肿瘤的强化较肠壁炎性病变为弱,且不如肠壁炎性病变增厚显著[6];回盲部肿瘤一般未有周围脂肪间隙的高密度模糊影,且很少同周围肠管发生粘连,如果同时发现伴有侵犯临近的正常组织、淋巴结转移、腹膜种植或远处转移病灶等迹象,则可明确做出回盲部肿瘤的诊断;但在盲肠癌肿并发穿孔于盲肠周围形成小的脓肿时,单纯从CT影像方面来对二者做出鉴别诊断则非常不易[7]。(2)阑尾的黏液性囊肿。阑尾黏液性囊肿在临床中不多见,患者未有典型的右下腹转移性疼痛表现或者病史,CT检查是可显示有右下腹部的液性肿块区,且边界清楚可辨,非常容易出现误诊。(3)盲部肠套叠。肿瘤是导致成人肠套叠的主要原因,有70%~75%的盲部肠套叠是肿瘤引起;盲部肠套叠的CT影像表现为典型的靶环征(即四层肠壁)[8],且同时在套叠的近端伴有肠梗阻迹象,故较容易同阑尾脓肿进行鉴别。(4)克罗恩病。克罗恩病主要见于末段回肠,窦道和瘘管的形成是其特征性表现,且肠壁增厚,行结肠注水CT扫描检查或者钡灌肠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总之,CT扫描检查诊断阑尾周围脓肿准确率极高,且无创伤、简便快捷,其在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均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阑尾周围脓肿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宇宁,傅仲伯. 阑尾周围脓肿48例CT诊断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6):8989-8990.

    [2] 李光明,曾军,刘林. 多层螺旋CT检查在阑尾炎术前中的诊断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5):58-59.

    [3] 黎湘泉,周文明,任小平. 阑尾脓肿的CT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5):89-9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5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