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4期
编号:13163902
胎儿宫内窘迫2580例剖宫产调查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王雪华 鲍秀兰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研究胎儿宫内窘迫的形成因素及临床诊断效果。 方法 分析本院2580例胎儿宫内窘迫患者的NST评分值、CST评分值等,对形成胎儿宫内窘迫的因素进行研究。 结果 胎儿宫内窘迫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术前胎心监测并不能完全确诊胎儿窘迫,本组2580例胎儿宫内窘迫患者的主要形成原因为羊水污染、胎心率异常、NST阴性和CST阳性。 结论 胎儿宫内窘迫会给产妇及胎儿形成很大的危险,临床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检测关注,特别是羊水及胎儿心率等方面,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症状的发生率。

    [关键词] 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指征;临床分析;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R714.4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b)-0170-02

    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危险性较高,临床确诊后必须行剖宫产进行分娩,但剖宫产作为开腹手术必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危险,包括手术中的各种并发症、术后大出血等情况,且在术后会遗留手术瘢痕[1]。临床上对胎儿宫内窘迫的研究较少,本文对这种症状进行分析整理,观察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指征因素,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详细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整理本院2007~2011年的2580例胎儿宫内窘迫患者的临床资料,产妇年龄为25~43岁,其中1320例为阴道分娩患者在诊断后进行剖宫产术,1260例患者为剖宫产术中发现胎儿宫内窘迫,胎龄37~46周,通过剖宫产术,25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分娩。

    1.2 方法

    对258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资料、术后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数据统计,研究胎儿宫内窘迫患者的主要形成因素,分析其发生率和原因,使用统计学处理进行计算和观察。

    1.3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分为术前、术中诊断,术前患者胎心率<120/min或>160/min,2次以上无应激实验无反应,宫缩应激实验中早期减速、变异减速、晚期减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