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6期
编号:13160733
前不均倾位32例临床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5日 尹迎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分析前不均倾位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和处理方法,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前不均倾位的认识和重视,防止处理不及时对母儿造成严重伤害。 方法 对2010年8月1日~2013年2月1日在本院分娩的32例前不均倾位产妇的年龄、孕产次、发病原因、产程中的表现、分娩方式、母儿产时产后并发症及诊治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院前不均倾位发病率为9.25%。产程异常集中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活跃期停滞。32例全部以剖宫产结束分娩。 结论 前不均倾位产时、产后并发症多,处理不及时,可能造成母儿严重损伤,故宜尽早做出诊断,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

    [关键词] 前不均倾位; 剖宫产; 难产; 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a)-0035-03

    前不均倾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常见原因之一,属严重的胎头位置异常,难以经阴道分娩,对母儿危害极大,早期难以识别,极易误诊和漏诊。为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和重视,现将本院收治的32例前不均倾位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8月~2013年1月本院分娩的孕妇3460例中,前不均倾位32例,发病率为9.25%。产妇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7.9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3例。孕周37+3~41+4周。新生儿体重2.8~4.1kg,平均体重(3.298±0.274)kg。病因:骨盆异常2例(6.3%),悬垂腹或腹壁松弛6例(18.8%),骨盆倾斜度过大11例(34.4%),原因不明13例。

    1.2 方法

    收集32例患者临床资料对32例前不均倾位的发病率、病因、产程中的表现、母儿产时产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