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6期
编号:13160402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及鼻窦炎的诊断价值(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5日 曹结水 张华兵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CT轴位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诊断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及鼻窦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使用双排螺旋CT机对临床疑似CT证实的87例鼻窦炎患者先行轴位容积扫描,在此基础上行薄层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图像重建,观察窦口-鼻道复合体区结构的解剖变异。 结果 87例鼻窦炎患者中,鼻中隔偏曲59例,气化1例;Haller气房26例;中鼻甲过度气化31例,中鼻甲反向偏曲11例,中鼻甲肥大13;筛泡过度气化34例;钩突偏移25例,鼻中隔偏曲59例。 结论 螺旋CT轴位扫描多平面重建能够清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及鼻窦炎的程度和范围,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窦口-鼻道复合体;鼻窦炎;螺旋CT;多平面重建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a)-0120-03

    常规鼻窦冠状位CT扫描因其能够较好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OMC)结构已成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术前评估OMC解剖变异、判定病变位置、范围的主要方法,对FESS手术具有指导价值[1-2]。但对于老年人、小孩及行动不便患者等不能进行俯卧和(或)过伸仰卧位冠状扫描,有些含钙较高的牙齿及带有固定假牙、补牙的患者,冠状位扫描,图像会出现硬化伪影。本院采用螺旋CT轴位扫描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诊断窦口-鼻道复合体(OMC)的解剖结变异及鼻窦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1年8月~2012年12月经临床诊断的87例鼻窦炎患者,男性53例,女性34例,年龄7~74岁,平均年龄36.3岁。既往无鼻腔及鼻窦手术史。

    1.2 扫描方法

    患者仰卧扫描床上,螺旋CT机为Siemens Emotion Duo,常规行螺旋CT轴位容积扫描,扫描范围从上齿槽至额窦上缘,管电流30 mA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