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7期
编号:13159534
不同促排卵方案在卵巢低反应助孕患者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7期
     3 讨论

    卵巢低反应是卵巢对Gn刺激反应不良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卵巢刺激周期发育卵泡数量少、血E2峰值低、Gn用量多、周期取消率高、获卵数少和很低的妊娠率[4],年轻患者也有出现,但年龄>40岁患者出现概率更大[5];卵巢低反应病因机制复杂,涉及患者的年龄、排卵相关的遗传背景、卵泡发育成熟的内分泌背景、既往手术对卵巢的损伤、严重的盆腔及卵巢周围粘连等因素,通过破坏卵巢组织及影响卵巢血供等使卵巢功能受损。临床尚无准确的预测方法,主要从不育患者的年龄、血浆基础FSH和E2水平、抗苗勒管激素(AMH)、控制性超排卵(COH)时Gn的用量、成熟卵泡的数目、回收卵母细胞的数量、窦卵泡的数目(AFC)和卵巢体积等几个方面来评估卵巢的反应状态[6]。

    传统的观点认为,提高Gn的剂量可能获得较多的卵泡,降低周期取消率[7],因而是适合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促排卵方案;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剂量的促排卵药物可能影响卵泡的发育和质量,导致卵母细胞的非整倍体上升,以及胚胎形成中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导致嵌合体和单亲本染色体比例异常增高[8],还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使胚胎的发育和着床受到影响[9]。在IVF/ICSI-ET治疗中使用小剂量的促排卵药物对卵巢实施“微刺激”的方案越来越受到推崇[10]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