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7期
编号:13159519
胃肠道间质瘤螺旋CT诊断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7期
     3.2 螺旋CT影像表现

    GIST多呈膨胀性生长,生长方式可分为腔内、腔外、腔内外联合生长,大多数为外生性生长,可高达86%[8]。本组资料显示,影像表现为良性及低度恶性的GIST一般呈圆形或类圆形,无分叶,直径多小于5 cm,其中3例大于5 cm,边缘清晰,密度较均匀,肿块很少坏死,增强扫描肿瘤中度或明显强化,且静脉期强化CT值高于动脉期,仅轻度压迫邻近器官或组织,未见浸润征象。胃肠造影显示腔内充盈缺损,局部黏膜呈受压改变,黏膜连续,未见明显中断、破坏。高度恶性GIST直径多大于5 cm,多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密度不均,边界清晰或不清晰,不清晰者表现与邻近结构脂肪层模糊、消失,可包绕邻近组织,其内可有不规则囊变、坏死灶,肿块黏膜面常见溃疡,溃疡较深时可出现气液平面;增强扫描肿瘤血供丰富,以不均匀强化为主,部分病灶瘤内可见蜿蜒走形的点、条状强化血管或瘤体旁排列成簇的细小血管,门脉期强化更加明显,出血、囊变及坏死区则无强化,有学者认为这一征象提示肿块为恶性可能,本组病例符合。肿瘤大小及坏死与恶性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