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7期
编号:13159471
急性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7期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总结急性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及其急救治疗方法。 方法 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240例急性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20例患者入院后出现误诊,误诊率为8.3%,其中,5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0例误诊为急性胆囊炎,5例误诊为气胸;220例患者最终痊愈,18例患者明显好转,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0.83%。 结论 早期的心电图以及快速的心肌酶谱检查是确定急性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的关键,及时的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死亡风险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 急性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b)-0189-02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血流中断造成心肌的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的局部或大范围的坏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压榨性的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以及濒死感,可以持续数日或数小时[1]。但是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较大,机体反应性较差,临床症状常常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现就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40例急性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共收治急性非典型性心肌梗死患者240例,其中,男180例,女60例;年龄55~65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