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27期
编号:12682110
Fogarty导管治疗急性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36例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7期
     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由Fogarty1963年首次采用,刚开始是用于全身动脉血管的取栓治疗,此后在血管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开展,其使用的导管是一种顶端带有球囊的非常纤细的塑料管,取栓时将血管切开插入导管到血管的远端,打开气囊后将导管向外拖,血栓即可被球囊带出。这种新型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恢复快、并发症和围术期死亡率低、可在DSA监视下准确地将导管送达病变所在部位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血管栓塞最好的方法。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一样,导管取栓应在发病后尽早进行,因为24 h后血栓形成趋于稳定,与血管内膜粘连,介入治疗通常会有附壁小血栓形成,手术效果不佳,临床上如果发病时间超过1周,则不推荐再行介入手术取栓治疗。本院治疗成功的患者均为自身动静脉内瘘的尿毒症患者,其静脉表浅,且经过长期的动脉化,对于扩张的球囊耐受性明显增加,故适用于Fogarty球囊扩张[4]。从本组的治疗结果分析,笔者有以下体会:①介入治疗治疗时间应越早越好,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