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2707386
TGFβ1—Smad3—ILK信号转导通路与大鼠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25日 吴雄健 毛忠懿
第1页
第5页

    参见附件。

     2.3 网状纤维染色改变的情况

    研究可见肝窦网状纤维表现为黑色,而汇管区胶原表现为黄色。正常对照组12只大鼠出现网状纤维现象较少。4个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的恶化发展程度,在胶原纤维、汇管区网状纤维均表现显著性增生,邻近汇管区连接成为间隔,肝窦多发生于肝细胞死亡以后,血窦塌陷产生网格结构,能观察到胶原沉积,产生显著性带状结构。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并沉积在中央静脉区、汇管区,导致纤维间隔增宽、变长,能观察到大小各异的假小叶形成(图B)。

    2.4 肝纤维化程度半定量积分情况

    模型组4个组与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2周组肝纤维化程度与模型4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4周组肝纤维化程度与模型6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6周组肝纤维化程度与模型8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各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积分(分)

    2.5 TGFβ1-Smad3、IL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

    2.5.1 IL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

    2.5.1.1 IL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正常肝组织中几乎没有发现ILK的阳性表达。肝纤维化组织内部:肝纤维化恶化发展程度,ILK的阳性表达量显著性上升,胞质表现为棕黄色或棕褐色。主要分布于纤维间隔、纤维增生汇管区及肝窦周间隙,邻近纤维间隔的肝窦四周均存在大量的阳性表达。其中肝细胞未发现ILK阳性表达(图C)。

    2.5.1.2 组大鼠肝纤维化ILK阳性表达 模型2、4、6、8周组大鼠的ILK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字2=6.28、15.67、31.75、56.36。模型组4周组ILK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6、8周组大鼠的ILK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2周组大鼠的ILK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2周组大鼠的ILK阳性表达与模型8周组大鼠比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