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4期
编号:13128414
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刘光勇 肖明媚 秦卫 彭佳
第1页

    参见附件。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7%,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变化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LVEDD、LVEF及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F及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LVEDD明显缩小(P<0.05),LVEF显著提高(P<0.01),BNP水平显著下降(P<0.01)(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变化的比较(x±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循环系统的常见病,致残率高,预后不佳,5年存活时间与恶性肿瘤相仿,心力衰竭患者4年死亡率达50%,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年死亡率高达50%[4]。随着心血管病患者存活时间延长,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将继续增长,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目前已证明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肌重构。心力衰竭的治疗亦从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物学措施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目的是改变心脏的生物学性质[5]。尽管目前有了许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及非药物方法,但是心力衰竭的死亡率仍高居不下。已证实,单纯的西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常因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疾病本身的性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