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4期
编号:13128446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认识及其血管内栓塞的治疗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4期
     4.2 栓塞材料

    现有可供选择的栓塞材料较多,包括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utyl cyanoacrylate,NBCA)胶、Onyx胶、微弹簧圈、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颗粒、真丝线段等,还可采用两种或多种以上材料的联合使用。栓塞材料的选择应结合造影后所见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瘘口的具体情况而定[18]。真丝线段属于可吸收栓塞材料,但易使动静脉瘘复发,现已不主张应用。PVA颗粒为海绵状栓塞物质,其优点是注射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相对不受时间限制,微导管不能完全到位时仍可进行栓塞,但颗粒的大小及用量选择至关重要,可影响栓塞的效果[19]。微弹簧圈技术较为成熟、安全,栓塞过程不易损伤血管壁,但栓塞效果不可靠、再通率很高而仅用于外科手术前栓塞,不能作为永久性栓塞。该材料使用范围局限,适用于瘘口较大且供血动脉粗或经静脉入路栓塞引流静脉窦[20]。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是两种液体栓塞剂:NBCA和Onyx[21]。两者操作要求高,尤其是NBCA,粘管的危险性大,易反流,弥散能力较差,注射时需多次从多根供血动脉反复操作。另外,NBCA和Onyx均为液态栓塞剂,注射后随血流弥散,所以难以控制,极易造成误栓,其血管细胞毒性可导致脑出血、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由于缺乏理想的栓塞材料,而且现有栓塞材料相关并发症以及材料的昂贵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24 字符